工程家园's Archiver

Candy1982 发表于 2007-11-16 17:53

自动化学院某导航系统在青岛完成海上试验通过验收

自动化学院某导航系统通过验收

作者:李阳光 文章来源:工学周报 点击数:576 更新时间:2007-11-16 7:22:44    热 荐  ★★★
   
自动化学院407教研室承担研制的某导航系统9日在青岛完成海上试验,顺利通过了验收并获得高度评价。该自主创新研发项目填补了相关领域空白,突破了国际难题。

据项目总负责人郝燕玲教授介绍,该项目2002年10月立项,先后有30余名科研人员参与,历经5年时间艰苦的研究试验,攻克了关键性技术难题。项目顺利验收标志着我校在相关科研领域内取得了全新突破,开始向深层次、高水平延伸。

10日,副校长夏桂华及科技处、自动化学院负责人来到码头,登舰迎接凯旋归来的海上实验人员,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并听取了项目技术负责人关于试验情况的汇报。

上将 发表于 2007-11-16 20:03

是个好消息~

wmy7018 发表于 2007-11-17 07:40

涉及保密的报道还是不转为好。

Candy1982 发表于 2007-11-17 09:13

作者:李阳光 文章来源:工学周报 点击数:576 更新时间:2007-11-16 7:22:44    热 荐  ★★★



工学周报上的  :p  网上和纸上都有  不保密

上将 发表于 2007-11-17 14:39

老汉out了~

wmy7018 发表于 2007-11-19 07:37

某导航系统,等于没说。

之之 发表于 2007-11-19 13:50

老汉落后了

wmy7018 发表于 2007-11-19 14:58

哪里看出落后了?

之之 发表于 2007-11-19 18:36

这你又不知道啊

上将 发表于 2007-11-19 19:12

保密~

之之 发表于 2007-11-20 15:26

不是,你们都没看出啥意思,这是我家乡的话,意思就是你知道得太少了

上将 发表于 2007-11-20 15:36

师兄又知道?

gooce 发表于 2007-11-20 16:35

再接再厉啊

wmy7018 发表于 2007-11-21 08:16

乱七八糟。

gooce 发表于 2007-11-21 09:25

呵呵 老汉怒了?

wmy7018 发表于 2007-11-21 15:38

莫名其妙。

gooce 发表于 2007-11-21 16:23

呵呵 貌似有点啊

wmy7018 发表于 2007-11-23 07:53

还貌似?

之之 发表于 2007-11-23 11:06

不对吗

Candy1982 发表于 2007-11-23 15:31

他们战斗在科研第一线
———某导航系统课题组海试归来采访记
2007-11-22
   
  11月9日,我校某导航系统课题组顺利完成海上验收试验。校有线电视台记者跟随项目总负责人、自动化学院郝燕玲教授等赶赴青岛。我们来到某小岛试验基地,先行采访在那里紧张试验的科研人员。
  该基地座落在一片已经收割完毕的庄稼地上,后面是蓝色的海水。下车后见到了一脸兴奋的基地负责人韦金辰老师,他高兴地向郝老师汇报试验情况。说是基地,其实就是几辆车和一个发射塔,没有人休息的地方。车上狭小的试验空间里摆满了试验仪器。韦老师在接受我采访时说:“3年时间里,我们这部分人几乎都是在荒郊野外进行试验,吃住都在附近的农户家里。试验需要24小时值班,每天都要精神高度紧张,认真记录分析相关试验数据。因为车上不能休息,所以我们轮班换岗休息,最长一次试验两个月。每到夏天,半夜换岗时要穿过漆黑的玉米地。野外没有灯光,伸手不见五指,只能借着微弱的手电光,跌跌撞撞走过。玉米叶子沙沙作响,心里难免有些害怕。有时候还会赶上台风或者其他恶劣天气,但都不能耽误试验,必须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韦老师说起那些艰难的日子,脸上洋溢更多的是一种成就感,还透着科研人员那种坚毅的神情。
  我们离开的时候正是夕阳西下,大地一片苍凉,基地显得是那么孤零零。想到这些科研人员不但要克服生活上的不便,还要忍受那孤单的寂寞,真是感慨万千。
  10日上午9点,我们等待的试验船只准时靠岸。记者第一个登上船去,拍摄同样兴奋无比的海上试验人员。夏桂华副校长等登船,同科研人员亲切握手,表示祝贺和慰问,现场的热烈气氛让每一个人都欢欣鼓舞。
  记者第一次登船,对一切都感到好奇,不停地拍摄。徐定杰在甲板上指着雷达塔上最高的那根天线说:“那就是咱们的天线,这次试验的关键部分!”记者准备和徐老师爬到十几米高的塔上去,一看那竖直的窄小梯子,根本没有扶手,也没有踏板,一下子脚软了。徐老师身手敏捷地快速爬了上去,记者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向上爬,用了人家几倍的时间。到了上面就感觉到海风吹得厉害。我问徐老师:“这上面风这么大,而且空间这么小,试验很危险吧?”徐老师轻松地笑笑说:“现在根本不算什么,因为船已经靠岸,一点也不晃了,平时在海上是很晃的。而且码头的风是微风,和海上的风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在海上遇到很多次危险,今年就遇到了3次台风。因为海上风大,船上官兵只允许我们白天登到上面去调整器材。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在身上绑上绳子,系在栏杆上。有一次我们3个人正在塔上调整,忽然雷达转动起来,差点把我们打到下面去。这艘船算是大的了,以前我们搭载的都是小船。有一次我们搭载一艘小挖沙船出海遭遇台风,小船就如大海上的一片小树叶一样随波起落,船老大要求我们都系上绳子趴在船板上。下了船我们给郝老师汇报,把郝老师吓出一身冷汗,说“怎么做试验都不要命了!”因为我们的试验就是要攻克恶劣天气下的正常运转难题,所以必须坚持做试验。这些宝贵的数据对我们后期的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我觉得冒一点险是值得的!搞科研的人,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怎么行啊”!
  狭窄的船舱里,记者见到正在工作的王伟老师,一位年轻帅气的安徽小伙。他就是因为参与这项课题而选择留校工作,从博士毕业一直坚持在外地试验,每年几乎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老家看望亲人。王老师比较幽默,说起海上的试验生活,他说:“那我要做一下广告,想减肥吗?来船上生活吧,保管你一个星期瘦下去10斤肉!”他随后解释说:“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开始的时候不适应海上颠簸的舰船生活,晕船比较严重,每天都吃不下去什么东西,因为吃完也是吐出来,所以瘦得很严重。但我们还是坚持做试验,确保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认真记录下来。因为是学校的重大科研任务,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要求我们这些科研人员必须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其实从参与这个项目,心里就一直压着个大石头,直到今天顺利通过验收后,才算把心放回肚子里”。
  郝教授最后接受采访时说:“学校和院里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校领导多次来试验基地,有时直接在电话里了解试验进展情况,帮我们解除后顾之忧,让我们的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试验当中去。当初接受该项目时,我们心里也打着鼓。因为在相关领域是空白的,没有多少资料可以借鉴,我们必须自主创新,自主开发研制。这对于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我们优秀的科研人员发扬了不怕困难、直面挑战的科学精神,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供稿:李阳光
[url]http://gxzb.hrbeu.edu.cn/index.php?release_id=66&page_id=6[/url]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