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家园's Archiver

名滟 发表于 2008-4-29 16:16

推荐一个博客——覃彪喜:与大学生同行

地址:[url=http://blog.sina.com.cn/qinbiaoxi]http://blog.sina.com.cn/qinbiao[/url]xi+i.W]6}L)~2x6x2p
很好、很棒、很强大。4PK}6pw8h#P3J
`kQ%KlU
[[i] 本帖最后由 名滟 于 2008-4-29 16:35 编辑 [/i]]

名滟 发表于 2008-4-29 16:17

转—博客中的文章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8T3Bq5I0d!@q

d:RbA'o
lg`L%L9?8hJu 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了这么一则新闻:因为找工作没有结果,又交不起40元房费,一名来自广西柳州的22岁男青年,清晨6时左右从居住的旅馆二楼跳下,结果右腿被摔断。幸亏医院对其进行了治疗,又有好心人给了他一些费用。我不知道新闻中的这名男子是不是大学生。这并不重要。眼下大学生求职并不比非大学生容易多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学生生命和尊严并不比非大学生更加宝贵。
}p(DT8mi
_p8W(l'H m `3m!O
{ Z$s2_JAJE5T $R'j:A~n3IJz
我母亲经常说这么一句话:老天爷把每个人送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都会给他一个饭碗。这是一个纯朴的庄稼人对于人生的解读。用李白的话来说,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吧。可事实上很多人是没有饭碗的,要不然就不至于被逼到跳楼的份上。我们可以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来麻醉自己的同情和愤怒,可以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对大屏幕液晶电视里类似的新闻一笑置之,可是,无形之中的那种力量,今天剥夺了别人的饭碗,明天就会去剥夺另外一个人。我们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轮到自己头上。:f"c Ni-pj };S r o
8s3Xi| A%uO-I}&?$p
e CsZb5A[*{.y

,e1B`-T wq 大学生因为求职遇挫而自杀的事件也早已屡见不鲜了。清华大学化工系的研究生因为找不到工作从泉州市中营学院7层楼的学生公寓A幢坠下身亡。北京师范大学一名2004届毕业生因奔波4个月还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自杀身亡。重庆一女大学生因求职不顺心,于2005年5月7日凌晨跳楼未遂,当天下午逃开家人的监控再次从7偶卫生间跳下……[$b5Hd(z.o eC

5iP3YqR8B-D '{P)F2j [ W
"cM#CZS0~.g@Y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些人既然连死都不怕,为什么还会害怕找不到工作呢?还有比结束自己的生命更加需要勇气的吗?我唯一一次有过死的念头,就是02年初春的时候,在北大法学楼获悉自己考研败北,当天晚上在未名湖畔独自走了整整一晚,刮着沙尘暴,刮着很冷的风。在那么一个瞬间,我有了跳进未名湖的冲动。我好不容易从高考的失败中走出来,然后不顾一切地为了考上北大的研究生而冲刺。没想到,大学四年几乎没有过一个像样的周末,换来的是那样的结局。幸亏,当时的我想起了我的父母,想起了我那可怜的妹妹。当新的一天来临,当第一缕晨曦洒在美丽的未名湖上,我知道,不会再有任何失败打倒我了。2R#R}0KB/e%Ua
)X9M5G%a h!ZX:X EvF I
p5EV&Z*En1r+h

Z7LdS&QJ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有死的冲动,实在是不可理喻。芝麻大的一点事,暂时性的一点点小挫折,竟然会让曾经的我那么脆弱。所以,现在当我在遇到什么困难,我就试图让自己站在几年以后、几十年以后来审视眼前的困境。如此一来,再大的挫折都可以一笑置之,然后很冷静地去寻找解决之道。1n z-r%B4@Uqa
'P!l5J6M;h&Q w+o:J
3A:`h3H&^
&Wul fuQ \ a
前段时间跟我们小区的邻居在QQ群里聊天,发现每个人都有着五彩斑斓的故事。有一个邻居大学毕业刚来深圳的时候,跟很多人挤住在10元一晚的招待所里,盘缠快用完了就去摆地摊挣钱交房租,边做生意边找工作,后来还一度卖苦力来维持生计。可是,当时所有的一切都过去了,他现在已经住在了宽敞明亮的复式房里,上班时坐在了非常气派的大班台前。如果他当年摆地摊的时候因为一时想不通而“一死以谢天下”,又哪来今天的安逸?
}-A(tmNH6t\B
r&n!X ~7k{v
+}px#M.Fi
0a,pPoe%j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虽然有一些幸运儿能够一毕业就进入宝洁这样的大企业,或者考上公务员过上猪一样的生活,但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大学生,注定毕业后要历经磨难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可能被用人单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可能被房东凶神恶煞地把东西扔出房间,甚至可能在某些时候放弃人格与尊严。在深圳街头随处可见一些年轻人跪在路边乞讨一顿饭钱或者一趟公交车的车费,他们宣称自己来深圳找工作,还摆着像模像样的毕业证或者学生证。这些人固然骗子居多,但我想总有一些不是骗子的吧?不管处境多么艰难,我们都要相信,雨过便天晴。用马云的话来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而大多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t&N7v.^0\
%i'A$H @rj.Ys.GY+~
4f}4\:f3T"d8[%Jr
x5aK kB'v&D 鲁迅说:“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光明。”只要还能顽强地活下去,生活就有希望。当困难把我们逼到了死亡的边缘,我们不妨告诉自己:我活得不好,但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

名滟 发表于 2008-4-29 16:23

回复上一篇中的比较好的一个

阿彪,我非常赞同你的说法,是的,我们现在不能用“竞争能力低”,或者“这个人不争气”来麻痹我们的同情心了,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即使再懒惰,再令人憎恨,也有权利生存,况且现在许多属于弱势群体的人,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些鄙视他们的理由,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过得好了,就居高临下地无视他人的痛楚,这样造就的只能是一个不道德的社会。时下许多高学历的人自杀的不再少数,于是有人不明白了,民工兄弟都没那个想法,干嘛天之骄子就这样了?这其实应验了一句话,“死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尊严的丧失,尽管现在大学生没那么多光环了,但大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出来的,至今仍然不折不扣的是父母的骄傲、是父母的唯一希望(可怜的中国农民)可毕业后,面临的竟然是衣食不保的境地……于是只要是在乎面子的,很少能承受的起这份失重(况且现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即使知识技能没掌握多少,自尊倒是满满的)而这种失重,我们的民工兄弟是很少遇到的,因为从一开始,家人就根本没有寄予他们太多的希望。因此对于大学生,我想说的是,在这个已经极为残酷的社会里,为了不使自己受太多的伤害,没必要把一切都担在身上,能挑多少就挑多少,然后放下心理负担,踏踏实实地前进,而对于其他人,我想说的是,大学生也是普普通通、能力有限的一个人,因此请同情他们的遭遇,而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

名滟 发表于 2008-4-29 16:26

有感于用人单位的“经验歧视”

陆续有很多大学生朋友发来邮件,或谈到自己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而被用人单位“一票否决”的经历,或谈到自己对于零工作经验这种状态的不满和不安。邮件无法一一回复,不妨在此略表一二。
9n.G(@{e1T~'PNx
Vw3F V1@0r 9pV4vNnV+dc
k~8_ V+PQ
来深圳后的第一天,我带着简历去了宝安北路的人才大市场。里面招聘的公司特别多,职位也五花八门,可是,我转了一圈又一圈,几乎没有找到几个不要求工作经验的职位,哪怕是基层的行政助理、文字编辑等职位都要求有一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工作经验”,那四个频繁出现、格外刺眼的字让刚毕业半年的我在一家又一家用人单位的展台前一筹莫展。
B+X;U6gQV1} .dVFF4mG-U5A

O)vzc)qLT k;M\-Fq_,Hz/r
类似的经历发生在太多的应届毕业生身上。事实上,除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双选会,绝大多数招聘会上的职位都是明确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网上招聘的职位更是如此。而愿意参加应届毕业生双选会的单位只是所有用人单位中很小的一部分,像宝洁那样以应届毕业生为主要招聘对象的用人单位更是凤毛麟角。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经验歧视”无疑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道障碍。Suz@oenWe@0i
|~T rsar&Q M

c$ZkNT*Y(w n;J uF;s9hJ8ML
如果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这种“经验歧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很多应届毕业生不但毫无工作经验,而且在学习期间的知识储备非常有限,思维能力、再学习能力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所以用人单位往往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培训。当这些员工终于可以胜任一定的职位并为公司创造价值了,他们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辞职。掏钱为别的公司培养人才,被应届毕业生当作解决户口的工具和积累工作经验“第一桶金”、寻找更好工作的跳板,这种纯粹就是学雷锋的事情哪家公司都不想做。既然“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难免就会“宁愿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
x'r ?+V5f
K p{fQwq1R'J C#mHG8B V&K
可以理解,不等于可以原谅。否则很多死刑犯都可以无罪释放了。我见过很多企业主或者职业经理人对应届毕业生充满了不屑,可是,当他们指责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的时候,却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也曾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如果不是有过来人耐着性子手把手地培训他们,如果不是有用人单位给了他们机会一点一滴地积累工作经验,他们又哪来的资本去嘲笑如今的应届毕业生?别人给他建了一座桥,等他过了河以后却把桥给拆了,然后开始嘲笑后面的人没能力过河,这样的嘴脸如果用“丑陋”来形容,那简直就是对“丑陋”这个词语的侮辱。
4z2I5oUN B-Hzd.q2_ouYU
对于用人单位的“经验歧视”,大学生与其感到惶恐不安,不如静下心来从多个方面寻找对策。第一,大学期间可以适当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勤工俭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我在《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中有了阐述,就不多说了。第二,尽量参加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包括本校的、外校的双选会和社会机构主办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深圳每年都会举办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规模还是比较大的。第三,在非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上,要善于捕捉机会。我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第一次去深圳人才大市场的时候找到的,一家地产公司要招聘地产策划人员,我硬着头皮顶上去了。第四,要善于利用网络招聘平台。很多小型企业不愿意花费成本去参加高校双选会,但并不等于他们就不欢迎应届毕业生。他们在网上发布的招聘职位中,很可能就有不少向应届毕业生开放的。2}|4Q3{S0Xco t
`;mm(_ VeVL%];l3G
我一直有个不务正业的想法,就是创建一个非盈利性的、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求职的网站。好像已经有一些类似的网站了,不过似乎做得并不好。很多用人单位是不存在“经验歧视”的,可他们不可能像华为、宝洁那样由专门的人员、拨出可观的经费去高校招聘,而他们通常采取的招聘途径,比如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或者是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等固定场所的招聘会,大都是针对非应届毕业生的。这样一来,很多潜在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就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胎死腹中” 了。如果能够将这些潜在的机会变成应届毕业生实实在在的工作,那我们距离和谐社会是不是又近了一步呢?可惜,这对我来说还只是个很轮廓性的构想,囿于多方面的因素,恐怕是难以实现了。

名滟 发表于 2008-4-29 16:29

耐人寻味的一些词语

有一些词语我们全社会都在通用着,可是一推敲,问题就出来了。比如“国富民强”。“国富”尚且能够理解,所谓国家富裕,大抵是指国库充盈、财政收入非常可观;可是“民强”又该如何理解呢?人民强壮?人人都是小强?
.^Ta%j)M
&q^_a0d N6ON 一个合理的现代社会应该是藏富于民的社会,国家是为人民而存在的,国家不过是保证人民公平地变得越来越富有的工具。国家可不可以富裕?当然可以,但是应该以人民富裕为前提。“国富民强”,这个提法不但语法上经不起推敲,而且逻辑上也颠倒了顺序。民富才能国强,国强保障民富。这是不容置疑的逻辑。
0HUf#W#m;q5T:B &O jFf4K YB;N9i
另一个词语跟很多大学生相关:“政法大学”。我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做讲座的时候就调侃过他们的校名:政府“财”政第一,社会“经”济第二,“政”治第三, “法”律排在最后。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建设法治社会,可是,一个小小的名词就露出了马脚。台湾没有“政法大学”,只有“法政大学”,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朗咸平教授说,资本主义的核心并不是自由经济,也不是民主制度,而是非常严格的法律体系。要论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亚洲国家中最发达、最自由的,当属菲律宾,可是菲律宾的人只能到香港当佣人,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严格的法治。 Wn| ^Z{
5r8Tx%I;i
既然已经在谈跟大学生没直接关系的事情了,不妨“将跑题进行到底”。一些词语经不起推敲,一些所谓的基本国策照样经不起推敲。比如说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固然是必要的,但是一对夫妇只能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必然给中国社会带来一场灾难。首先,这种政策必然导致一个畸形的老年社会的来临。每对年轻的夫妇,下有一个小孩,上有两对父母、两对爷爷奶奶、两对外公外婆,社会不出问题才怪!其次,这种政策必然导致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我一个亲戚在某县城人民医院的妇产科工作,据她所说,最极端的时候,他们医院接连出生几十个婴儿,竟然找不到一个女婴!中国的贸易顺差太大,外汇储备太多,现在是通过人民币升值来缩小贸易顺差,将来恐怕要通过进口女人来消除贸易顺差了。
6^afU9WcZuVl
,R$L@XE9L#gP 另一个政策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比人民公社当然伟大很多,但是就农业生产方式而言,跟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恐怕没什么两样。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大部分农民没法通过精耕细作家里那一两亩地来奔小康,更加不可能通过守住几亩薄田挣钱给念大学的子女承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呢?进城去当农民工。可是分身乏术啊,只好把农田荒芜了。在我的老家,村子里几乎就找不到一个壮年男子,稻田能种两季的都只种一季了,甚至彻底荒芜了。大量的耕地被用来建房、修路,中国近20年来的耕地总量绝对是锐减的,可是那些还没有被占作他用的耕地,却没有用来好好种粮食。最近国际米价暴涨,必然导致中国的米价也顺势上行。其实,就算没有国际米价上涨的因素,中国的粮食价格也必然会上涨的,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小农经济形态必然导致粮食紧缺。不能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转,不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逐渐造就一批“农业资本家”,中国就算有一万个袁隆平也解决不了粮食问题。
7lT&xv'Ey5[)M *icUTp s f
一家之言,欢迎拍转。

名滟 发表于 2008-4-29 16:32

别让户口绑架了求职 (

覃大哥:7h \+KG{
CjG Qc3J]&u:l
3d LD*E[
冒昧地叫你一声大哥,希望你不要介意。几年前,我如愿以偿地从贵州老家来到了首都北京,成为了中央财经大学的一名学生。当我把户口迁来北京的时候,心里格外的激动——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山沟沟里的农民,而我光宗耀祖地成为了北京人。这种身份的改变让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当时的我满以为自己从此就永久性地获得了北京的“绿卡”,成为了伟大首都的一名主人。KF;]5Y)\xT_ h
\o(iu+y.h4Cm

? ]| j7N[,c *J AqMT&L)uI#`2P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北京户口只是临时的,毕业后如果没有北京的用人单位接收我的户口,我的身份将会被无情地还原为农村人。我一直努力地让自己爱上北京这座城市,也暗暗地下定决心以后要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可是,我这些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不过是“梦里不知身是客,错把他乡当故乡”。为了避免退回原籍那悲惨的一幕成为现实,我一直发奋学习,每个学期都拿到了奖学金,还接二连三地考了很多证。我知道公务员考试对我来说是成为真正的北京人最好的机会,所以我早早地就准备公务员考试了。为了提高胜率,我避开了工商、税务之类的热门职位,选择报考了相对冷门的政协机关。功夫不负苦心人,我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可是,面试我却被淘汰了。
:q'\ph(c6{ `+M @"F:c#D4YU4Z
{,?$R)j%q2z'P
9qo5?!lX
我很快就从失败后的沮丧中摆脱了出来,并重振旗鼓参加了一场又一场招聘会。为了把户口留下来,我只应聘北京地区的用人单位。我从来不关心人家愿意给我开多少工资,我最关心的只是能否解决户口。工资以后可以慢慢去挣,而户口打回贵州老家恐怕就永远不能再迁到北京来了。这是我们宿舍的几位同学长期开“卧谈会” 以后达成的共识,自然就成了我们找工作时一致坚守的原则。
.@#v3T?[I/e,v
`F{ ` L IEB%i}S

P%fCjC6J? 我记不清自己投出了多少份简历、参加过多少次面试了,可工作一直没个影。就在我越来越悲观的时候,昨天有一家公司打电话来告诉我通过了面试,愿意跟我签约。那是一家发展势头非常不错的高科技公司,职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可是,我的狂喜还没来得及释放,一盆冷水就把我浇了个透心凉——他们不解决户口,而且我需要先到福建分公司去工作一年。如果是早一两个月,这样的offer我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可是,现在的我却犹豫了。选择的话,我实在不甘心户口发回原籍;放弃呢,我又担心以后连份这样的工作都找不到了。“食之无味,弃之不甘”,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5`:cry u$Qi8R xw&Glr;S h.]+hM|I

:w!t,PA Fk
Z0f8~P3uV 覃大哥,你毕业好几年了,这几年的经历应该让你对于户口的重要性比我们体会得更加深刻了吧?像我目前这种情况,你觉得该如何抉择呢?如果我的户口发回原籍了,我以后还有机会把户口迁回北京么?至于公司说派我去福建工作一年,你觉得可信吗?他们会不会哄我去外地,然后就不让我回北京了?;I(iGK O
/f$W V$U4Ol0b4l2Wb
e k.X3Xm

5b}:v0]G\ 原来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人生的成败往往是紧要处有限的几次选择决定的。而我现在正好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进退维谷,好不痛苦!覃大哥,你能告诉小弟究竟该怎么做么?我跪盼着你的回信!8g;a4tDX&M

cJ)yp Ojc*yU
^}%@vKy.A4M4uT#R 心急如焚的小袁?)H9q(V+fG1G-F2nZ+E
!bI,kF"wk G
9J T tF2O7V,|
小袁:!xW.i7g&tN-u

A,F9w^ r?e 6DFl:`&Y]

7} M~)p7i`u;^ 相对于你那根深蒂固的户口意识而言,我的回信可能显得无比苍白。你在朝思暮想着如何成为真正的北京人,而我却一直因为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引以为荣。这种身份认同上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我们之间的沟通非常困难,同时导致我的回信让你无比失望甚至非常气愤。
TBl y~2e5hK.a 5qCIJ/b }
*u"Xe Fl%v(~

X(MtG/~G _ 户口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受到了四面楚歌的非难。在我看来,这甚至是一个违宪的制度——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户口制度却让这种平等成为了乌托邦。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户口制度不但束缚了公民的自由,而且严重窒息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茅于轼在谈及美国经济数百年持续繁荣的原因时,强调了一点:美国没有户籍制度,法律保证民众自由迁徙。只有保证民众随意流动,才能给民众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把自己的才华毫无保留地施展出来。
9c2cNg)SOr {%Z2V,cq/WIc)hZJM

8k&~W{!V+r;V3iY8w
7t'hio&y{ 关于这个话题,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想必你也没有兴趣。你希望我谈谈自己毕业后这几年对户口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让你得到心理学上的“替代强化”,我就不妨跟你谈谈我的户口。我1998年把户口从老家迁到长沙,毕业时我的用人单位并不能解决户口,我就把户口保留在学校了。毕业两年多以后,我在深圳的用人单位愿意帮我把户口从母校转到深圳,本来是要通过人事局调干的,可人事局嫌我专业冷门,没有批。后来只好通过劳动局招工了。按照人事上的说法,我的身份从“干部”变成了“工人”。8gy6Un9E,J$ts7Ms

$`(^.M u? ^\DE
@A6OyU Wk8t'O"d i c]$Y$g&BG,{
深圳户口有没有用呢?当然有。我的小孩出生后直接上了深圳的户口,以后在深圳上学不怕没有学位,也不需要什么赞助费、择校费了。前段时间深圳各街道办非常热闹,很多人在申请经济适用房。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之一就是申请人及其配偶必须是深圳特区的户籍。这就是户口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换句话说,这就是户口导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不平等。不过我买的是普通的商品房,所以这种好处跟我没什么关系,跟大多数深圳户籍的人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身边的很多人并没有深圳户口,可他们的生活并不因此而打折扣。他们犯不着去申请经济适用房,不在乎孩子上学多花几个钱,更不需要通过户口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ITZ,M.L k (rO IFIXrr

wVg2]b4f'g ql9j {;v4X*m G!jm!R
当然,在你看来,深圳户口恐怕是没法跟北京户口相提并论的,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拿到北京户口就堂而皇之成为了天子脚下的子民,而深圳不过是南疆的一个小渔村。获得北京户口,你不但可以获得申请经济适用房等方面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且能让你的虚荣心得到莫大的满足。事实上,这并不是你一个人的心态,在北京各大高校中,跟你心态类似的人相当普遍。媒体曾报道过北大中文系的一些应届毕业生对《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这些中国最优秀的媒体不屑一顾,却挖空心思削尖脑袋想钻进北京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用人单位去从事跟专业毫不搭界的工作,为的只是一个北京户口。6R6an8B'E
a.gE"MWUD

,}&m)ml$B/r(Gv A&\{9GF3W;B*s ~@
假如有这么两个人:第一个人拥有你梦寐以求的北京户口,可是事业并不成功,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第二个人没有北京户口,用北京人的话来说就是个外地人,可是他从事着自己热爱的职业,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都得到了足够的满足。在这两个人当中,你觉得谁活得更有尊严?谁更接近你心目中的成功?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那我们实在没有沟通的必要了;如果你的答案是后者,那么,你现在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成为后者,而不是将那些不能解决户口的用人单位一票否决。你不是不可以追求北京户口,但应该以努力成为后者为前提。O;rw)aTX/j!g

_G` k/y!Y6QXBx(z
'?kH'o'V;X%I1j
`)|K6f(h(n)E1~ 怎么样才能成为后者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找一份你喜欢的、擅长的、符合你的职业规划的工作,找到一个适合你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让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就算刚毕业的时候不能一步到位得到这样的机会,也应该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尽可能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只是为了得到北京户口,如果只是为了做一等臣民,一个想做地产的人放弃到万科深圳总部工作的机会而去了北京一家跟地产毫无关系的公司,一个有志于研发重型机械的人对长沙的三一重工和徐州的徐工集团视而不见,一个有意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拒绝了广州的报纸或者湖南的电视,费尽周折当上了北京一家国企的内刊编辑,这将是多么可悲又可笑的事情!这种病态的、畸形的、邪教似的户口崇拜足以毁掉他们的一生!&yYE9Ekb%O^!y
zma4qk}m
#]!ytf,W/H
N.O J)Q1J(|H'E2M RD
撇开户口带来的虚荣因素,单就户口的实用价值而言,你大可不必在初次就业的时候一步到位。你可以先把户口保留在学校,两年后还没有落实户口的话,就把户口和人事档案交由政府主管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机构托管。如果学校无视教育部的规定,不愿为你们把户口保留两年,你可以直接将户口和档案交由人才交流中心托管,虽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收费并不高。我有些同学毕业后将户口保留在学校,后来交由长沙的人才交流中心托管了,现在还在那里放着呢。退一步来说,就算你的户口被发回原籍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只要在这个过程中不出差错,你的户口没有被弄丢,你以后照样有机会把户口迁移到你的工作所在地去。我身边不少人的户口就经历了这么个过程。伴随着人们对户口制度的诟病愈演愈烈,户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户口的迁移将会越来越容易,甚至户口制度的废除也不是不可能。 I)TJ-BHd0az4K7_
$D`)A xt_*w A
#g __E4qe

+h5Bo]r AN/gk 至于工作所在地,似乎北京以外的任何地方都不入你的法眼。我承认,北京固然有它的魅力所在,可是它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不一定符合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它的工作环境也不可能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正因为如此,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坚决不会考虑去北京定居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加开阔些,你会发现在北京之外,你或许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既然你说的那份工作是你喜欢的,那又何必介意去福建工作一年呢?就算公司出尔反尔,一年后不能调你回北京,那也无妨啊。只要你在这一年中真正得到了锻炼,积累了有足够含金量的工作经验,你到时候完全可以跨地域跳槽的。如果是应聘同行业的工作,不管是回北京,还是来深圳,或者去上海,求职的难度都不会很大。
H.?0QH(xj5@"Q1I
"F[ Rd2`N)hV
5x|/AR4F1F 'Nge%y}u
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因为对户口的过分在乎而感叹就业之路越走越窄,就像是走进了北京的胡同便下定结论世界是阴暗狭长的。为什么要让户口绑架了你的求职呢?为什么不在一个更大的时间语境和空间背景下来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呢?活在一个身份里,多累啊!

sunshy1985 发表于 2008-4-30 13:09

这就 去拜读一下~

gkkpx 发表于 2008-6-13 14:53

我在看看啊~:) :)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2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