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沙纪程:贺兰山下西夏魂
吹沙纪程:贺兰山下西夏魂2004年11月26日10:43 作者:仆牛
存在了190年的西夏
西夏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广布于西羌族中较晚起的一支。历史文献记载,他们在南北朝末期已初露头角。起初居住在今青海东南部的黄河九曲之地。到隋末唐初,活动范围逐步扩展,“东距松州,西叶护 ,南春桑、迷桑等 ,北吐谷浑”,即在今四川、西藏、青海交界一带的辽阔草原上。当时党项族有八个部落,各自独立,不相统一,而以其中的拓跋氏最为强盛,起着主要的领导作用。不久,因为强大的吐蕃政权的威胁,党项羌族逐渐迁徙到陇东、陕北一带。居住在庆州(今庆阳)一带的党项部落叫东山部落;居住在夏州(今靖边)一带的叫平夏部落,他们都依附于唐朝。
在西夏存在的190年中(公元1038~1227年)它先后和北宋、辽以及南宋、金鼎足而立。我们将其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夏景宗元昊到崇宗乾顺之末为王朝前期(公元1038-1139),也就是与北宋、辽鼎的时期;仁宗仁孝即位前后到西夏灭亡为王朝后期(公元1140-1227年),即与南宋、金 鼎立的时期。
唐末,党项平夏部参加了对黄巢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因作战有功,其酋长拓跋思恭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给李姓,爵号夏国公。从此以后,夏州拓跋氏称李氏,统辖夏、绥、银、宥四州之地,成为藩镇割据势力。五代十国时,他们利用各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继续壮大力量,到宋初已有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党项首领李继迁又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采取了联辽反宋的策略,从中虚委周旋,在经济上大得利益。公元1021年,李继迁攻占西北边塞重镇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改为西平府,作为自己的都城,为西夏的建立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汉族封建文化的积极影响下,党项族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李德明一代的发展,经元昊祖辈的努力发展,西夏在元昊时得以立国。早在元昊即位(正式称帝)前,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注重党项民族固有传统的同时,他积极加强封建化。
到李元昊时,党项贵族已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他们迫切要求在政治、经济上统一,建立自己的政权,以保障既得利益。在祖孙三代长期准备的基础上,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体,包括汉、回鹘等民族在内的封建国家政权,因其地处祖国疆域 西北部,故史称西夏。
公元1032年,他首先去掉唐、宋所赐的李、赵氏,号“嵬名氏”,自称“吾祖”(即青天子),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公元1032年建国后,他又下秃发令,恢复故俗,都兴庆府,设文武二班,立军名,用兵制,新制文字,改定礼乐等。这些措施实际上使王权得以巩固和发展,但同时也使王权与贵族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加上建国称孤,他也日益骄淫,终于因贪好女色,遇刺身亡,年仅46岁。元昊死后,子谅祚即位,年满周岁,朝政大权被母后没藏氏控制。毅宗谅祚亲政后,对西夏的政治、军事实行了加强汉化、整治军队等一些重要改革,不仅巩固了新政权,而且对以后各朝产生了深远影响。谅祚死后,子秉常立,政权又一度陷入母党手中,他们恢复旧来的藩礼,形成了以梁乙埋为首的贵族专权政治。秉常亲政后,下令以汉礼藩仪,遭到保守派的极力反对,梁氏幽禁了秉常,并不断进犯北宋,引起战争,造成国力困乏,人民不满。皇权与母党矛盾激化,梁氏只得让秉常复位,国内矛盾缓和。惠宗秉常卒后,年仅3岁的乾顺即位,政权又落入秉常妻乾顺母梁氏及梁乞逋手中。 在母党专权的十年里,梁乞逋依仗“梁氏一门二后”的威势,又连连发动战争,使西夏蒙受严重损失。乾顺执政后进行了一些改革,加强汉文化的推广,同时也注意文职人员的培养。这一时期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前期主要是向上发展时期,虽然母党经常专权,并不断地发动战争,但王权也不断发展和巩固,到乾顺时,注重经济,使国家出现了繁荣局面,到其子仁孝时出现了空前盛世。但是他重文轻武、务虚废实的策略,在当时以武立国的时代,为国家造成恶果,其后不久西夏国力便逐步走向衰落。
夏大德五年(公元1139年)六月,乾顺卒,年56岁。子仁孝立。时年十六。仁孝即位时期,西夏境内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和强烈的地震,由此爆发了西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哆讹领导的党项族人民大起义,迫使统治阶级采取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仁孝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用法律形式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买卖土地,巩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革地租和赋税制度;发展教育,实行科举;推崇儒术,以科举取仕,这些措施对抑制世家大族有一定的作用;改革礼乐和法律,推行直言、节俭等。由于这些改革措施,调节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矛盾,使生产力获得大力发展。仁孝在位54年,在此期间,夏国基本上保持社会稳定,使经济、文化提以迅速发展,到天盛年间经济繁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仁宗仁孝于公元1193年卒,子纯佑立,时年十七。桓宗 基本上还是奉行了仁孝时期的外交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与金、宋和好。但是,随着国家的安定和封建关系的发展,党项族统治阶级开始贪图安逸,日益腐败堕落,而由乾顺朝开始的重文轻武,推崇儒术的无为思想和方针,从客观上使得西夏社会由盛转衰,至此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纯佑时期,正是蒙古族兴起并且日益强大的时期,来自蒙古的严重威胁和大肆侵略也加速了西夏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夏天庆三年十二月,仁孝弟越王仁友卒,其子安全上表宣耀先世功绩,要求承袭越爵位,纯佑不许,降其为镇夷郡王,安全不满,遂萌篡夺帝位之心。不久即与纯佑母罗氏合谋,废纯佑自立为帝。三月,纯佑暴卒,年三十。久觎皇位的安全,“天资暴狠,心术险鸷”。襄宗安全篡位后,改变了长期与金盟好的政策,依附日益强大的蒙古,对金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很大,西夏国内阶级矛盾也进一步激化。夏皇建二年(公元1211年)齐王遵项发动宫庭政变,废襄宗安全自立为帝。在强大蒙古的威胁下,要使国家继续存在和发展,西夏的国策只能是安定国内,联合金、宋,共同抗蒙。而遵顼夺位后,仍全盘承袭了安全的亡国政策,坚持附蒙抗金,造成社会经济凋蔽,阶级矛盾激化,纵有联金抗蒙的正确主张也难以实现。到头来蒙古还是反目为仇,多次借机率兵围攻西夏。神宗遵顼为了逃避大敌当前的严酷现实,自称上皇,传位于其子德旺,是为献宗。夏献宗在其继位的第四年(公元1226年)的七月,听说蒙古大军前来进攻,忧悸而卒。其弟清平郡王之南平王 继位,仅及一年,即降于蒙古,被杀,西夏遂亡。
从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大夏国,“大夏”封建王朝,西夏语为“大白高国”。西夏雄踞塞上的190年,先后传位十主,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不朽贡献。
西夏王国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这一时期,西夏与北宋(公元960-1127年)、辽(公元916-1125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金(公元1115-1234年)并立长达近二个世纪。如果从“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立的夏州政权算起(始于公元881年),西夏历时比同时期的宋、辽、金更为长久。疆域上西夏境土之大,“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即奄有今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在那个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对于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只因为蒙古灭西夏后,元人没有写出一部足够分量的西夏纪传体专史,致使公私所拥有的西夏史料因未被系统整理而以致愈来愈少,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在西夏历史即将湮没的现在,唯有屹立于贺兰山下的一座座陵墓,或许还能使我们想见王国昔日可曾有过的盛景。
西夏的民族习俗
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建立地方割据政权达300多年之久(从拓跋思恭算起),自然形成其独特的民族习俗。西夏党项族的习俗很多,由于史料很少,仅从出土文物和保存资料中的只言片语,蛛丝马迹,考察西夏党项族的一些生活习俗。
额济纳,古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唐朝安禄山乱后,公元756年,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即唐肃宗)。当时,宁夏平原已相当富庶。 宋代,党项族正是凭借这块塞上得天独厚的绿洲作为根据地,才能在西北 建立一个史称“西夏”的万里之国。
西夏党项族住房有独特的习惯,一般平民百姓建造的房屋以石头砌房基,以黄土夯为墙,又以土盖其顶,或者用牛尾及羊毛编织覆盖房顶,一年换一次,不用砖和瓦建造房屋。只有有官爵的人,可以用瓦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隆平集》中说,党项族“民居皆土屋,有官爵者,始得覆之以瓦。”明《嘉靖宁夏新志》中也说:党项族“俗皆土屋,惟有命得以瓦覆之”另外,党项族住房正中一间专门供奉神,设置香案,人不能居住,人住在两侧的房间。住房习俗不仅书上有记载,在西夏王陵中也有所反映。
西夏是一个封建王朝,官民等级甚严,党项族的服饰主要以颜色来标志着衣者的身份和地位。帝王者是“始衣白窄衫,毡冠红里,冠项后垂红结缓”。文官戴头巾,穿紫衣、绊衣;武官戴金帖云镂帽、银帖间金搂冠、黑漆冠。官员的便服是紫皂底色绣盘球紫花旋襴,束带。一般平民百姓穿青、绿色服装。男士在帽上挂红色,而女人梳高发髻。元代诗人马祖掌在《河西歌》中描述了西夏女郎的服饰:
贺兰山下河西地,女郎十八梳高髻。茴根染衣光如霞,却召霞县作夫婿。
西夏党项族从皇帝、贵族到平民百姓,信仰佛教。家家户户立神位,奉鬼神。军队出征前,卜卦问吉凶。另外,他们拿一只羊,先对羊焚香,喂以粮食,摇摇羊头,然后把羊宰杀,剖开腹,看羊肠胃贯通,则表示出师顺利,将凯旋而归。如羊肠胃里积有血,则表示出师不利,要推迟出兵时间。还有“种以箭敲击弓弦、听其发出的声音,判断敌人到什么地方,交兵是胜或负。西夏国尊崇孔子,尊其为文宣帝、学儒家。
西夏党项族有秃发习俗,西夏党项族东进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学习汉人结发。李元昊上台后,第一道命令就是秃发令,推行党项族的传统发式,全国统一秃发,从他自己开始,如果谁不秃发,就要严惩。出土的西夏瓷人头像反映西夏秃发的社会习俗。
西夏文字、佛经
党项族的语言和文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在归附唐朝以前,党项族曾一度为吐蕃族所统治,曾借用藏文的字母拼写语言。西夏语言 和藏语比较接近,属于汉藏语系,与彝、傈僳族、纳西等族同属一种语族。
语言文学
西夏语有它独特的语法结构。在句子中,谓语动词往往位于末尾,宾语则放在动词的前面,而形容词有时则放在名词之前,有时则置于名词之后。经过国内外学者近八十年的研究,对西夏语言的规律有了一些了解,但是很多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西夏文字是仿照汉字而制成的。西夏字“形体方整,类八分,而书颇重复”字体有草、篆、隶、楷等。字体的构成,多采用汉字的会意法,也有和汉字相同的以类相从法,有的则直接借用汉字。西夏文结构和汉字一样,以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党项人论述西夏文和汉文的关系时也说:“论末则殊,考本则同”。
《宋史》把西夏文字的创造归公于元昊,说“元昊自制番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辽史》记载为“李绩迁 .......子德明,制书十二卷,又制字若符篆”,则把西夏文字的发明归功于德明;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则认为:“元昊果叛,其徒遇乞先创造番书,独局一楼上,累年方成,至是献之”,说西夏字是由野利遇乞创造的。这三种说法尽管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把西夏文字说成是某一个人的创造,这些说法和把汉字的发明归功于仓颉一样,不符合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认为西夏文字是党项族劳动人民在长期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采用汉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创制而成的。元昊称帝时,令野利任荣造番书,不过是把民间流传的西夏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归纳和演绎。并用法律的形式予以公布和推行。西夏文公布以后,汉文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大量的事物表明,不仅劳动人民,就是在统治阶级中,也往往两种文字同时并用,汉文在西夏文化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语言文字学
西夏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有很大的成就,并有许多论著。据出土的刊本和写本,西夏人编撰有〈文海〉〈文海杂类〉〈音同〉〈番汉合时掌中珠〉〈五音切韵〉等有关语言文字的著作多种。〈音同〉刊印于乾顺正德六年(公元1132年),成书的时间则可能还要早些。收集六千一百多字。它仿〈切韵〉的分类,以每个字第一个子音的次序排列。子音又分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牙音、喉音等九类。每一类中又将含有相同发音系数的字,依次归纳成同一小类,所以在同一类中,只要知道其中某各字的读音,其余各字的音也就可以随之读出。〈文海杂类〉排列方法和〈音同〉按韵排列的方法相似。每字下有三部分注释。一是分析字形,二是解释字义,三为反切注音。〈文海〉残缺很多,今 只存有三千字左右,依韵排列,也分字形、字义和字声三部分。〈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西夏乾佑庚戍二十一年(公元1190年)党项人骨勒茂才所著,它是一部汉文和西夏文对音的字典。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说,这本书供西夏人学汉文、汉人学西夏文用,以达到互通语言,增进党项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全书按内容分为天、地、人三大类,每类又分成列,每列四行。右数第一行为西夏字的汉字注音,第二行为西夏本字,第三行为西夏字的汉文意义,第四行则为释意汉字的西夏对音。这部字书,为党项族和汉族人民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方便。此外,又有名为〈杂字〉的书,收集的字分类排列,有天、地、人三大部,以下再分小类,如男子衣服、妇女服饰、树木、蔬菜、草、五谷、西夏姓氏、器具等。解释字义用小字,并注明其汉字,如西夏字“琵琶”下注曰“汉名琵琶”。可能是作为启蒙教育的杂字课本。
由于西夏时期大力推行用西夏文字翻译各种汉文经史典籍及佛经,所以西夏文字在一部分党项贵族的影响。西夏灭亡以后,元朝的统治阶级曾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在杭州路大万寿寺雕印西夏文〈大藏经〉三千六百余卷,分施与原西夏统治的主要地区,继续利用佛教来加强对党项民族的统治。考古材料证明,西夏文在个别地方还一直延续到明代晚期,河北省保定市近年还出土了晚至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用西夏文字雕写的石经幢。
须弥山石窟坐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岸的山峰上,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1982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须弥山现存石窟150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八座山峰上,自南而北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八区。
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至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七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
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洞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面各开一大龛,四壁亦开龛,有的一壁三龛,龛形雕饰华丽。第45窟和46窟是须弥山最繁丽的洞窟。第51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组成,主室宽13.5米、高10.6米,是须弥山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后壁通宽的宝坛上并列三尊坐佛高达6米,雄伟壮观,在现存北周造像中是罕见的钜作。
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西。唐代石窟数量最多,一般4至5米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不另开龛。第105窟是一座大窟,俗称桃花洞,主室内有近六米高的中心柱,柱四面和壁面开大龛,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第5窟(大佛楼)是一座巨大的摩崖造像龛。龛内倚坐佛像高达20.6米,是现存有数的唐代大像之一.
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碑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的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贺兰山岩画
银川市西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山岩画,就是距今已有3000到10000年的历史遗迹,中国本身就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广,内容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1500年前就有发现。贺兰山又是我国岩画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突厥、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所介绍的贺兰口岩画。这里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它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精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羊等动物图形,还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以及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银川市区西35公里处的西夏王陵,它是历史西夏帝王的陵寝,这里布列着九座帝王的陵墓和207座陪葬墓,它是我国规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海外游客称为“中国的金字塔”。这里最大的陵墓是三号陵,也是西夏国开国皇帝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的陵墓。李元昊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即位使西夏王国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并下达了脱发令推行了西夏文字,后来因为宫廷内部的斗争,李元昊被他的儿子所害,终年46岁。从此宫庭内部混乱。1227年被蒙古军消灭,从此这个兴盛一时的西夏王国也随之销声匿迹,成为现在中国24史中唯一的一个断代史,给后人所留下的也就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敦煌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的复合体。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乾闼婆和紧那罗原来是印度古神话和婆罗门教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唐代慧琳〈音义〉上解释说:“真陀罗,古作紧那罗,间乐天,有微妙间响,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男则马首人身,能歌;女则端正,能舞。次此天女,多与乾闼婆为妻也。”乾闼婆与紧那罗被佛教列入天龙八部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 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去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乾闼婆和紧那罗男女不分,合为一体,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