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88
- 帖子
- 13888
- 精华
- 59
- 积分
- 50709
- 阅读权限
- 101
- 在线时间
- 13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18
- 最后登录
- 2012-11-14
|
10楼
发表于 2008-11-24 09:44
| 只看该作者
(4)四大家族。
东晋时期,王、谢、桓、庾4个家族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导,拥立元帝,建立东晋;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魏晋名士的典范;桓温,东晋大将,被封为南郡公,是当时的实际统治者;庾亮,美姿容,善谈论,开创了“贵族和皇室共享权力”的政治格局。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晋朝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卒于晋成帝咸康五年。王姓家族,从太保王祥以来,一直是名门望族,王祥族孙王衍累任至司空、司徒、太尉,是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所以有“琅邪王氏”之称。王导是王衍的族弟。王导的祖父王览,官光禄大夫;父亲王裁,任镇军司马。王导在少年时代就很有名气,陈留高士张公曾对他的从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不凡,是将相的才器。及长为司空刘蹇所知,被任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后为东海王司马越军事。
王导位至宰辅,并且接连做了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3位皇帝的丞相,掌握着中央的行政大权。从兄王敦则手握重兵,镇守荆州,直接在地方上指挥军队,负责征讨叛贼逆匪。整个王氏家族,都担任要职。当时,人们习惯把司马氏家族称为“马氏”,把王氏家族称为“王氏”,王家和司马氏几乎达到了“平起平坐”的地步。在长江流域建立汉族政权后,一方面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一方面经济和社会事业逐步得到发展。
谢安(320—385年),东晋著名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孝武帝时谢安位至宰相。也是少有重名,徵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40余,始出为桓州司马。
谢安号称风流宰相,年轻时就注意修身养性,喜欢读书习艺,才器隽秀,但却不愿做官,以其脱俗的言行、独特的性格魅力和超逸的气质为士人所仰慕,成为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谢安的隐居与出仕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心态。魏晋风度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影响深远。
谢安应召出山后,已年过不惑。即“东山再起”,受命于危难之际,谢安宵衣旰食,不敢懈怠,开始了他中年以后20余年的奋力拼搏。383年,前秦军南下,苻坚携兵百万,大有一举踏平江东之概。谢安临危不惧,命谢石、谢玄力拒,结果淝水一战,大获全胜,给中国战争史写下了以少胜多的辉煌一页。
王导、谢安,是东晋历史上两位最有名的宰相。东晋能够维持这么多年,他们俩功不可没。另外,这两位宰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住在青溪与秦淮间的乌衣巷。其次,他们都是道家的推崇者,执政时都采用清静不扰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所以两人当政时,都把国家治理得十分安定。第三,他们都风度潇洒,堪称一代风流领袖,同时也都是各自家族里最辉煌的代表人物。
如今,王导、谢安纪念馆座落于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南岸,走过文德桥进入乌衣巷,可见陈列馆古典民居风格建筑,是当年吴国首都建业的军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士兵都穿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至今还遗有“乌衣井”一口。东晋时期秦淮河两岸人烟稠密,宰相王导、谢安等家族成员多居于此,使乌衣巷闻名京师。中唐诗人刘禹锡曾到此寻访,见王谢古居人去室空,往日繁华无处可寻,深感世事沧桑,遂写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千古名篇。
桓温(312—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集)人,东晋权臣、名将。娶晋明帝之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桓彝,曾3次北伐。桓温也北伐西征,为东晋争得大片土地。
桓温是东晋宣城太守桓彝之子。桓温出生未满周岁时,桓彝好友温峤(后为中书令)见到桓温,说:“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称赞说:“真英物也”(《晋书桓温传》)。温峤在晋朝“素有知人之称”,因为得到温峤的赏识,桓彝便给他取名为桓温。
桓温,少有大志。咸康7年(341年),任琅琊太守。永和元年(345年),桓温任荆州刺史,取代庾翼兵权。次年,桓温趁成汉内部不稳之际,率军沿长江直上,平定蜀地,汉王李势投降,拜征西大将军,封临贺郡公。永和五年(349年)4月,后赵主石虎死,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北伐未果。永和6年(350年),朝廷以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委以北伐重任,以此抗衡桓温。结果殷浩大败而回,桓温遂掌大权。有一次,他抚枕而叹:“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覆遗臭万载耶?”咸安元年(371年),率军攻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斩袁瑾(晋降将豫州刺史袁真之子)。同年,桓温废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简文帝,以大司马专权,次年,文帝死,桓温有代晋之谋(但无代晋之命),不久病死,由其弟桓冲代位。
庾亮(289—340年,东晋外戚、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字元规,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庾亮为北方南迁士族子弟,好老庄、善谈论。司马睿(即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时任西曹掾,颇受器重。后来,庾亮妹做了皇太子(晋明帝司马绍)妃,庾亮侍讲(为太子讲学)东宫,与太子交好。明帝即位,庾亮成为国舅,任中书监,但是遭到王敦的妒忌,托病辞官。太宁三年(325年)明帝卒,庾亮为中书令,与王导共辅6岁太子司马衍(晋成帝)继位,庾太后临朝,政事由庾亮决断。咸和二年(327年)苏峻、祖约起事,庾亮出奔浔阳,与温峤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击败苏峻、祖约。咸和九年,庾亮都督江、荆等6州诸军事,领江、荆、豫3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镇武昌。他谋求收复中原,咸康六年(340年)正月病卒。
庾亮能诗,但其诗均不存。今只存几篇散文,《文选》收录其《让中书令表》。庾亮感到自己身为外戚“臣领中书,则示天下以私矣。何者?臣于陛下,后之兄也。”因而“冒亲以求一寸之用,未若防嫌以明公道。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内处心膂(亲信之人),外总兵权,以此求治,未之闻也;以此招祸,可立待也。” 庾亮用心是显而易见的,他虽有感于前朝及本朝外戚专擅朝政而招致杀身灭族之祸的“前车之鉴”,但以国事为重的诚意,在表中仍灼然可见。
说到这里,导游忽然回过头来很有感慨地说:古有孔融让梨、庾亮让官,现代人让梨的恐怕已经不多,而自愿让官的几乎没有。
(5)东晋皇宫。
东晋的皇宫叫做“建康宫”。1500年前东晋的建康宫是什么模样呢?据《景定建康志》引旧志云:“太极殿,建康宫中正殿也。晋初造,以十二间象12月,至梁武帝改制十三间,象闰焉。高八丈,长二十七丈,广十丈,内外并以锦石为砌。次东有太极东堂七间。次西有太极西堂七间,亦以锦石为砌。东、西二堂,便是皇帝接受朝见、举行宴会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建康宫南面正中的大门叫“大司马门”,又称“章门”,凡是给皇帝上奏章的人,要跪拜在那里听候回音。大司马门前有一条宽广的东西向横街,位置大约在今珠江路的南侧。横街东面通向都城的建春门,门外就是著名的青溪;西南通向都城的西明门。从大司马门南出,经1公里长的御道到都城的南面正门—“宣阳门”。御道的两侧开有御沟,沟旁都栽种着槐树和柳树。从宣阳门再向南,又是一条2.5公里长的御道,就是东吴时的苑路,可以直达秦淮河畔的“朱雀门”。朱雀门有3个城门,城门上建有高大的城楼,最高的一层叫朱雀观,用两个铜雀作为标志,门楣上左边刻龙,右边刻虎,作为装饰。它的整个布局既沿袭了东吴的旧制,又参考了西晋洛阳都城的式样。具体位置一般认为:南起进珠江路的浮桥、莲花桥一线;东到今珍珠河;西临今进香河;北迄今鸡笼山下,周长约2.5公里。
建康宫的外围宫墙周长约为4公里。建康都城的大小和范围,同东吴建业城一样,城周是20里19步。东晋中期时曾经重修,共开有6个门,除正南面的宣阳门外,还有南偏东的开阳门,南偏西的陵阳门,东面的清明门和建春门,以及西面的西明门等。
台城西边有一座高不足百米的小山,春秋战国时被称为鸡笼山。东晋皇宫曾建于山南,当时山上的皇家苑囿景色优美,内供北极真武大帝像,所以又称为北极阁,被喻为南京城的一顶皇冠。鸡笼山东连九华山,西接鼓楼岗,北近玄武湖,是钟山向西延伸的一支余脉。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鸡笼山高62米,古时是城中重要制高点。之后,南朝的齐武帝萧赜(440—493年)到钟山射雉至此闻鸡鸣,故鸡笼山又改称鸡鸣山。当然,在东晋一朝时,恐怕齐武帝的祖爷爷都还没有出生呢!
早在刘宋年间(420—479年),鸡笼山上就建立了我国第一座既能观天象又能测风向季候的日观台。明代在这里设立了观象台,属钦天监,此当时此山又称伏天山。观象台设有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仪器,现保存在紫金山天文台。
建康宫的外围宫墙周长约为4公里。建康都城的大小和范围,同东吴建业城一样,城周是20里19步。东晋中期时曾经重修,共开有6个门,除正南面的宣阳门外,还有南偏东的开阳门,南偏西的陵阳门,东面的清明门和建春门,以及西面的西明门等。以后历经南朝的宋、齐增缮,到梁代发展为当时中国最壮丽的宫殿。
东晋时由于建康人口激增,工商业区和住宅区都较东吴时有所扩大。原来的长干里和大市等繁华地区已经不敷应用,开始向东面的秦淮河两岸和青溪方向发展。
东晋咸和五年(330年)9月,晋成帝令尚书右仆射王彬为大匠,“作新宫,缮苑城,修六门”(《景定建康志》)。次年11月,新宫成,署名“建康宫”,又名“显阳宫”,宫城名“台城”。台城就是在孙吴后苑城的基础上修缮而成的,城周8里,城壕宽5丈,深7尺。据《建康实录》记载,建康咸和新宫共开五门:南面二门,东、西、北各一门。后来又陆续增辟,故《宫苑记》载有八门。东汉以后,中央政务由三公改归台阁(尚书),习惯上遂称中央政府为“台”或“台省”,所以将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宫城取名为台城。《舆地纪胜》云:“晋宋时谓朝廷禁省为台,故谓宫城为台城。”后来,南朝的宋、齐、梁、陈等王朝均以建康宫为宫城,台城也就成为中央政府和宫殿所在地。
另据史料说:东晋、南朝建康宫城的平面布局和洛阳宫城相似,但更整齐,宫墙有内外三重。外重宫墙之内布置宫中一般机构和驻军。东晋与南朝时,把中央机构的宿舍也建在这里。第二重宫墙内布置中央官署。朝堂和尚书省仍在东侧,向南有门通出宫外,与洛阳宫殿相同。在西侧有中书省、门下省、秘阁(皇家图书馆)和皇子所住的永福省等。第三重墙内才是真正的宫内,前为朝区,建主殿太极殿和与它并列的东堂、西堂;后为寝区,前为帝寝式乾殿,又称中斋,后为后寝显阳殿,各为一组宫院,二组前后相重,都在两侧建翼殿,形成和太极殿相似的三殿并列布局。太极、式乾、显阳三殿和太极殿南的殿门,宫正门共同形成全宫的中轴线,寝区之北是内苑华林园。
据说,西晋武帝司马炎,字安世,是个贪色纵欲的典型。司马炎是司马昭(211—265年)的大儿子,创立晋王朝。他于泰始九年(273年)选中级以上文武官员家的少女入宫,次年又选下级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少女5千人入宫,灭吴以后,又将孙皓后宫几千人纳为己有,他的后宫有近万宫女。因为后宫美女太多,连司马炎自己都不知道应该驾幸何处,只好由羊车任意而行,停在哪里,就“幸”在哪里(当年也不知道累死了多少只羊)。
到了东晋司马睿当皇帝时,与他叔叔辈的司马炎截然不同,司马睿只娶过3位妻子,甚至还娶了一位寡妇,后来成了皇后。
永嘉六年(312年),36岁的司马睿元配王妃虞孟母病逝,他决定另取王妃。经过一番比较,司马睿选定了濮阳士族吴家的女儿吴小姐,也就是郑阿春舅父的女儿。吴家对于女儿能嫁给一位王爷兼丞相的英俊青年,非常高兴。就在这时,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位吴小姐有一个守寡的表姐,叫郑阿春。一天,表姐妹俩相偕游园,正巧被司马睿的亲信看见,亲信对司马睿说:“您准备迎娶的那位吴小姐,虽然年轻漂亮,但是为的人气质和举止,远不如她的表姐郑氏,郑氏虽然是个寡妇,但是她才是你值得迎娶的女人。司马睿听了这话,立即改变了主意。将原先准备送到吴小姐家的聘礼,就改送给了吴家外甥女郑氏。郑氏舅舅一家自然是莫名奇妙,郑氏自己也万万没有想到,丞相居然会放着少女不娶,而娶一个带着儿子的寡妇。然而司马睿主意已定,郑氏就此成了司马睿的继弦妻子,并随着丈夫来到了建康城(南京)。
后来郑阿春又对司马睿说,她虽然很得宠,但是她有三个妹妹,大妹妹已经嫁给了长沙王褒,二妹、三妹至今仍未婚嫁,都因为我这个姐姐为人之妾,士族名声受到影响,所以没有人来求婚了。司马睿听了以后,二话没说立即命令散骑常侍刘隗,为他的几位小姨子挑选郎君。刘隗奉了这道圣旨,心中暗喜,于是便让自己的侄儿刘佣娶了郑三妹,让汉中旧族李氏娶了郑小妹。后来,郑阿春为司马睿生下了2男1女:琅琊悼王司马焕、简文帝司马昱和寻阳公主。
导游说,这郑阿春也太有福气了,不声不响就捡了个大皮夹子,一个寡妇居然嫁了个后来成为皇帝的人。司马大爷也真行,堂堂一个皇帝竟然娶了一位寡妇为妻,真不愧为开国皇帝,继承和发扬了皇帝娶寡妇的大无畏精神。这个话题,后面还将聊到。不仅如此,还亲自做媒,把自己的两个小姨子嫁了出去。那可是发生在1600多年前的事,即便是现代男人,估计也没有几个能够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睿堪称天下男人的楷模。
后来,郑阿春的儿子(简文帝司马昱)、孙子(孝武帝司马曜)也当了皇帝,郑阿春被追封为“简文太后”。这样一来,就要避讳“春”字,当时东晋人管“春”就不能叫“春”了,只能叫“阳”。《春秋》只能叫作《阳秋》;战国时代的曲名“白雪阳春”,只能叫作“白雪阳阳”;立春,叫作“立阳”;《晋春秋》叫《晋阳秋》。
幸亏这个郑阿春没有活到南唐去,否则李煜的词就没法写了,他的词作中“春”字用得比较多。如:“春花秋月何时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林花谢了春红”、“春意阑珊”、“流水落花春去也”等等,如果“春”字都用“阳”字替代,那笑话可就大了。
有记载说,司马睿是一个比较温和宽厚且颇有幽默感的人。他当皇帝以后,皇后生了一个儿子,群臣前来祝贺。按照惯例,他要回赏大臣。有一个大臣恭维地说:“太子诞育,我无功受赏,实在惭愧。”司马睿则说:“皇后生孩子,你怎么会有功劳?”看来这位大臣老兄不会说话,在皇帝面前闹出了笑话。其实这类笑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
司马睿在稳定了皇位后,开始不满“王马共天下”的局面,开始起用刘隗、刁协为心腹,借以削弱王导的势力,同时暗中进行军事部署,试图全面排除王导势力。
永昌元年(322年)正月,王导的从兄王敦先发制人。王敦以诛晋元帝的丞相刘隗为名在武昌(今湖北鄂州)起兵,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王敦攻入建康,杀戴渊(东晋大臣,字若思,秣陵侯)、周顗(yǐ)(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武城侯)、刁协(尚书令),刘隗投奔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建立者)。王敦自立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后来在王导的劝说下,王敦才退兵武昌,而东晋政权仍然由王导控制。
司马睿名为天子,但并无实权,号令却不出宫门,大权掌握在王导与王敦等人手中。司马睿见无法改变现状,渐渐忧愤成病,卧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组对自己比较忠顺,就任命他为太尉兼领太子太保,打算让他参与朝政,钳制王导。不料司徒荀组受任不久就病死了,司马睿更加忧伤,病势加重。同时,司马睿对世家大族多方面的照顾,让他们封山占泽,兼并土地。导致大族间矛盾加深,以至发生内讧。
永昌元年(322年)11月初十,司马睿忧愤病逝于建康宫内殿,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因忧愤而病死的一帝”,终年47岁,在位6年(司马睿这个皇帝当的也太窝囊了,居然被手下气死)。谥号元皇帝,庙号中宗。
司空王导接受晋元帝遗诏辅佐朝政。晋元帝恭俭有余而明断不足,所以未能恢复大业却在内部发生祸乱。11日,太子司马绍继承帝位,大赦天下,尊奉生母荀氏为建安君。
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2月初二,晋元帝司马睿与元敬虞皇后共葬建平陵(今南京鸡笼山,又名北极阁)。3月初一,改年号为太宁。
《列传》选录:
①元敬虞皇后,虞孟母,济阳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人。父虞豫,见《外戚传》。司马睿为琅邪王,纳虞孟母为妃,无子。永嘉六年(312年)病逝,时年35岁。当时司马睿还没有称帝。到晋元帝大兴三年(320年),做了皇帝的司马睿特地派使者,捧着皇后的玺绶告祭太庙。追谥虞孟母为“元敬皇后”。晋元帝在位期间不再立后。
②豫章君荀氏,元帝宫人。初有宠,生明帝及琅邪王裒,由是为虞后所忌。自以位卑,每怀怨望,为帝所谴,渐见疏薄。及明帝即位,封建安君,别立第宅。太宁元年,元帝迎还台内,供奉隆厚。及成帝立,尊重同于太后。咸康元年薨。
(6)后人评价。
——史书评价:“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宾礼名贤,存问风俗,江东归心焉”(《晋书•帝纪第六》)
——有人从东西汉、东西晋和南北宋的过渡的结果来看,评价最高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优秀的皇帝之一;评价一般的是晋元帝司马睿,他虽然偏安一隅,但毕竟在东南保住了中华衣冠,拥有尊严和国体;最差的则是宋高宗赵构,他建立了南宋,但他开了华夏民族的先例,首次对野蛮民族称臣。
——史臣曰:司马睿之窜江表,窃魁帅之名,无君长之实,局天脊地,畏首畏尾,对之李雄,各一方小盗,其孙皓之不若矣。
(7)大事年表。
咸宁二年(276年)司马睿生于洛阳。
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觐死,15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
永嘉元年(307年)晋怀帝即位后,封司马睿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
永嘉五年(311年)洛阳被刘聪攻占,晋憋帝徙部长安,晋朝的政权实际上已转移到建康(晋憋帝时将建业改为建康),司马睿便被任命为丞相、大都督中外请军事。
建安四年(316年)刘聪攻占长安,晋憨帝被俘,司马睿称晋王,晋朝政权完全移到江南。
建武元年(317年)4月6日(东晋建武元年3月初九日),司马睿称晋王,改元建武。
太兴元年(318年),3月初七,愍帝死讯传至建康,3月初十,晋王司马睿即帝位。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反叛,攻入建康,并且杀害重臣戴渊、周顗等人。11月初十,司马睿忧愤病逝于建康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