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四、唐人生活的艺术
  1.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唐三彩
  唐三彩为唐代陶器的代表,是低温铅釉陶器,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有铜、铁、锰、钴等矿物作釉料着色剂,釉、里还加入铅作助熔剂,、最后经低温、(800℃左右)烧制而成。釉色有绿(铜)、赭(铁)、蓝(钴)三色,故称“唐三彩”,其实几种釉色互相渗化,又产生许多新色,再加上年代久远,有些颜色变化,所以现在呈现出来的颜色不只三种,而是绚烂多彩、富丽堂皇。
  
  
  三彩骆驼 高87cm
  骆驼双峰,两峰之间搭挂驮囊,驮囊上饰兽头,两侧有丝绸、水壶等物。骆驼引颈张口,四肢作行走状,再现了丝绸之路上长途跋涉奔波劳累之景像。此骆驼形体高大,神情生动,釉色明亮,堪称唐代动物雕塑之佳作。
  
  唐三彩陶器主要用于明器和俑,表现建筑、家具、日用品、牲畜、人物等,式样繁多,可再现唐代社会生活风貌,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从目前出土的唐三彩来看,它始于唐高宗时,盛于开元盛世,天宝以后逐渐衰落。
  
  盛唐三彩产量大,质量高,三彩俑生动传神,釉色自然垂流,互相渗化,色彩绚丽,呈朦胧之美,艺术水平很高。唐三彩是在综合东汉以来的绿釉和黄釉陶的基础上,又引进波斯蓝釉技术蓝釉技术创烧而成的。据说唐三彩中呈蓝色的钴料,也是从波斯进口的,所以人们常说“三彩贵蓝”。此外唐三彩中的凤头瓶也受波斯萨珊银器影响。
  
  目前出土的唐三彩多集中于唐代两都西安和洛阳,此外扬州也出土了一些。估计唐三彩产地也主要在这些地方,但目前所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仅有河南巩县窑一处。巩县窑出土的唐三彩有钵、碗、瓶、罐等,还发现有贴花装饰用的陶范,但没发现俑。
  
  唐三彩对后来的陶瓷发展影响很大,诸如外国的波斯三彩、伊斯兰三彩、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中国的辽三彩、宋三彩、明三彩、清三彩等,都受其影响。
  
  
  三彩马 高47cm
  马首略低,偏向一侧,头戴笼套,额前饰杏叶状物。短鬃,胸前及股后络绿色鞅,并挂有饰物。鞍鞯色彩丰富,鲜艳夺目。
  
  
  三彩马 高51cm
  唐朝与汉朝一样,在夺取政权以后,特别注意对马匹的驯养,以抗击北部少数民族的侵扰。马还是人们休闲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所以有唐一代,表现马的作品题材比比皆是。此马以褐色为主基调,昂首挺立,其英武之姿,正是盛唐昂扬向上之精神的具体体现。
  
  
  陶女舞俑&画彩女射俑
  
  
  高冠女立俑 高30.5cm
  女立俑头戴高冠,前面略折起,呈三角状,上部高起,颇似僧人喇叭帽,冠下有巾,垂至肩部,此种装饰很可能源自西域或中亚地区。女俑双目微合,直鼻小口,上身穿窄袖对襟短襦衫,下为竖条纹长裙,裙腰及胸,向外翻折,双手交于胸下。此俑冠帽塑造独特,为我们了解唐朝妇女装饰提供了形象的资料。
  
  
  大食人俑 高28cm
  大食俑头戴尖顶折沿帽,身穿右衽衣,腰中系带,足登长筒靴。俑长脸,深目高鼻,满鬓胡须,肩背行囊,手执水壶,身体前倾,作行进状。这一形象,与大食“男子鼻高,黑而髯”的记载相吻合。它是大食商人行进于丝绸之路间的真实写照。
  
  2.酒令古今谈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宋人杂剧团》:此画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表现宋代杂剧中的一个场景。画面上有两名女伶,头戴生色折枝花,相互叉手行揖礼。这种姿态在古代表演艺术中是很常见的。
  
  酒令成俗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间。在唐代诗文中酒令频繁出现。宋代不但沿袭了酒令习俗,而且还丰富发展了酒令文化。单就记载介绍各种酒令的书就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
  
  
  《唐代说唱俑》:唐代有四种说唱类型:说话、俗讲、转变、唱词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兼说兼唱,风格诙谐。这件说唱俑反映了当时说唱的面貌:由一长须人司说唱,另有两人用笙和鼓板伴奏。此俑1966年在西安市西郊出土。
  
  始见于唐代的雅令,是文人学子在酒宴上使用的酒令。唐代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动人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风流才子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郑风·风雨》里的诗句,隐去“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后两句,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于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结良缘。
  
  
  《饮酒铜镜》:这件铜镜代表了唐代的一种新工艺,即用漆把贝雕粘附在铜镜之上,组成丰富细致的画面。1955年,它出土于河南洛阳涧西一个中唐时期的墓葬。它描写了一幅典雅的宴饮场面:在花树芳草之间,两位雅士弹奏着阮咸,用夜光杯斟酒畅饮,画面上还有飞翔着的鹤禽,为他们悠美的歌声伴舞。
  
  
  《胡部新声乐俑》:这件三彩陶俑是1957年在西安鲜于庭墓出土的。此墓年代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这正是胡部新声再度传入的时候。五个乐舞俑,一人弹琵琶,一人吹筚篥,两人击鼓,另有一人中立,举手且歌且舞;五人中有三人是西域人,两人是汉人。以华夷融合为特征的胡部新声,就是这样载在骆驼背上从边地传进中土的。
  
  3.唐代铜镜
  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唐代铜镜一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盛唐以后,以花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装饰方法有浮雕、彩绘、镶嵌、鎏金等到,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涂釉、涂漆等新工艺。唐代铜镜党演变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初唐,一方面继承隋代传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另一方面又受外影响,出现海兽葡萄镜。盛唐、中唐时,民族特点加强,多为花鸟镜、瑞花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对凤镜等,寓意吉祥。构图也来像传统汉式镜那样严格对称,而是采用绘画风格,但求均衡,不求对称。装饰手法也比以前增多,华丽精致,雄健豪放,是唐镜的最盛期,代表了唐镜的水平。晚唐出一衰落趋势,多为八卦镜,万字镜,有宗教意义,整个看上去,简单粗放,单调乏味。
天上下雪不下雨落到地上变成雨这样下法多麻烦不如开始就下雨

TOP

  4.“富丽华美”的唐代金银器
  唐代金银器在我国金银工艺发展史上占有极为辉煌的一页。唐代金银器的制作分官作和行作两种,其制作方法多达十几种,有销金、拍金、鎏金、泥金、镂金、贴金、嵌金等。唐代金银器的使用在民间也有,但主要集中在当时的宫廷。唐代金银器多作器皿使用,有碗、盘、杯、壶、薰球等。
  
  唐代的金银器多以奇花珍兽、劲枝柔蔓组成各种精致富丽、灿烂夺目的装饰纹样,显示唐代祟尚雍容华贵的时代风尚。在唐诗中有不少咏颂金银器的佳句。韩愈的“金炉香动螭头暗”、白居易的“珠箔银屏迤逦开”、李白的“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元稹的“金奁御印篆分明”等,都反映了唐代金银器的发达,人们对金银器的爱好及金银器富丽华美的艺术风格,所以说金碧辉煌、富丽华美的唐代金银器.显示了我国金银工艺史和图案艺术史上繁荣昌盛时期的高水平。
  
  
  金盆
  1970年10月出土于西安何家村。这件金盆,是目前仅见的唐代金盆,它是用手工锤打出来的,经机械休整后很规整,光洁度好,色彩柔和灿烂。
  
  
  金棺银椁
  通高28、底座长23.4、宽17厘米 1985年5月陕西临潼庆山寺精室出土。金棺银椁采用锤鍱 、铆合、掐丝、沾焊、镂雕、镶嵌等手法,在表面装饰出色彩斑斓的花朵、形态不同的罗汉、庄重的菩萨、威严的狮子等,玲珑剔透,精美绝伦,被誉为"稀世罕见之瑰宝,千年文物之精华"。
  
  
  银香囊
  直径4.5厘米 出土于西安河家村。镂空银香囊构思巧妙,香囊的上下两半球以子母口相扣合,里面有两个同心圆环,环内又有一玫小焚香金盂,同心圆环之间及与金盂之间均用对称的活轴相连,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香灰都不会导致洒落,这种持平装置运用的是陀螺重心原理,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而不使香料撒出。
  
  
  镂空飞鸿球纹银笼子银笼子
  17.8厘米高 口径16.1厘米 1987年3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笼子经锤鍱、模冲成型。整个器物玲珑剔透,精致典雅。工整排列的球纹与飞动的鸿雁形成动与静的 强烈对比。鸿雁神态逼真,相对引颈,似唱似语,达到了实用习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也可领悟到唐代皇室饮茶的精细和奢华。
  
  
  鸳鸯莲瓣纹金碗
  高5.5厘米 口径 13.7 厘米 1970年西安河家村出土。金碗腹部锤碟出两层浮雕是仰莲瓣,这种作法是粟特遗风。上层莲瓣嫩各装饰一动物,如鹿、兔、獐、狐、鹦鹉、鸳鸯等,或跑或立,或飞或栖,动静有异,栩栩如生。下层莲瓣内均为花草,贤德、恬静、安宁。低纹是密密麻麻的鱼子纹,象征多子多福。
  
  金碗内侧有墨书"九两半" 三字,标明它的重量。 金碗多为皇帝使用,宝物出土极为罕见,史料记载也不多。从现有资料看,它是唐代金银器中仅见的最堂皇的金碗。这一宝物代表了盛唐时期我国北方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成就。
  
  
  鹦鹉纹提梁银罐
  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1970年十月西安何家村出土。此银盘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展示了唐代金银器工艺的暂新风貌。这种金花素底银盘,用动物图案作装饰,图案凸起,具有浮雕效果,从造型到纹饰带有浓厚的波斯萨珊王朝艺术风格的影响。
  
  银罐大口短头,罐腹圆鼓,以折肢花围绕鹦鹉,组成均衡式圆形图案,颈与足均饰海棠四出花瓣。提梁插入焊接在肩部的两个葫芦形附耳内,可自由活动。盖心饰一朵宝相团花,盖四周围饰石榴、葡萄、及忍冬卷草,提梁饰菱形图案。 银罐盖内原有一行墨书:"紫英五十两"、"石英十二两"。表明为收藏中药的器具。这类器具是盛唐时期出现的器形,生机盎然的罐腹雕饰,蕴涵祈求康宁、幸福和长寿之意。
  
  5.“粉胸半掩疑暗雪”--唐代妇女开放的服制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它的统治者在国力强盛,有着充分自信的前提下,实行了一种开明、开放的政策,博采和吸收各方的文化。像唐宫廷中演奏的十部音乐(燕乐)中,就有八部是来自异国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天笠、高丽)。人们在宗教信仰上也有充分的自由,统治者对外来宗教不排斥,所以在原有的佛教、道教之外,西方的袄教、景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也在此时相继传入中国。唐代的妇女更有着前代和后代妇女都没有过的自由,她们可以时时抛头露面,到郊外市里游玩、听戏、看球,也可以在春季和男子一起到风光胜地踏青,杜甫的名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丽人多"形容的就是这种景象。他们更可主动追求爱情,未婚少女可私结情侣,已婚女子也可以离婚,改嫁之事屡见不鲜。
  
  在这种开放的社会中,唐代妇女一改过去哭不露齿、站不依门、行不露面的传统,在服饰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尝试,像废弃了遮蔽脸面的幂罱面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天宝年间,不少妇女还模仿男子的装束,着起幞头袍衫,最初在宫里中流行,后渐传至民间,成为普通妇女的日常装束,我们可以从唐代著名画家张萱所画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看到这种装束。
  
  
  
  唐玄宗开元年间,胡服之风盛行,妇女多着胡装。唐代所谓的"胡服",指的是包括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和印度、波斯等外国服饰。妇女在着胡服的同时,腰间还系有革带,再饰以胡装,大有娇健英武、跃马扬鞭之势。与此同时,胡舞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娱乐方式,所以才有了安禄山为讨好唐玄宗、杨贵妃而拖着他几近垂地的胖肚子飞快地跳起了胡旋舞的故事。
  
  唐代女服的领子也有种种不同的款式,比较常见的有圆领、方领、斜领、直领和鸡心领等。盛唐以后,还流行过一种袒领,里面不穿内衣,袒胸脯于外,唐诗中的"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的句子形容的就是这种装束。另外,还有一种更加开放的服装,"绮罗丝缕见肌肤",里面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在中晚唐代时十分流行,并且一直延续到五代,这可从唐代另一位著名画家周盼的"簮花仕女图"中看到。这种大胆的装束在中国封建社会是极少见的。
天上下雪不下雨落到地上变成雨这样下法多麻烦不如开始就下雨

TOP

  寻找盛唐的足迹
  盛唐的诗人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五岳寻仙,四海为家,足迹及于大半个中国。杜甫也有一段壮游时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迹。就连大半生隐居在家的孟浩然,也有浙东之行。至于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人,则远走东北、西北边陲。而今当我们徜徉在1300多年前的盛唐古迹,仍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盛唐之风,震撼于唐人阔大而雄浑的眼界、胸襟与见识。
  
  骊山华清宫
  骊山在陕西临潼县境内,这里的温泉一向很出名,周、秦、汉、隋都在此建过离宫。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在此建“汤泉宫”,玄宗开元年间又加扩建,天宝六载(公元747年)改名华清宫。华清宫规模很大,遍山松柏花木,亭台殿阁从山脚一直排到山顶,还设置了许多政府部门和公卿邸宅。温泉池也大大增加,皇帝后妃百官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汤池。除了唐玄宗所用的九龙汤和杨贵妃用的贵妃池以外,还有长汤16所。宫内汤池用美玉宝石镶砌,中央雕玉莲花,温泉水从莲花中喷出。汤池面积很大,有时玄宗还坐着小船在池内游戏。从开元末年起,唐玄宗几乎每年十月都带着主要官员去华清宫,年底才回长安城。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杜甫从长安回奉先县探家,路过骊山,亲眼见到满山的蒸气,听到宫内传出的音乐,感慨万端,写下了他最著名的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道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两句千古名言,流露了大乱即将来临的预感。安史之乱中,华清宫遭到叛军洗劫,大部分宫殿被烧毁。中唐以后愈趋荒凉冷落,因此它又成为统治者荒淫败国的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重镇和咽喉要道。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敦煌鸣沙山创建了莫高窟最早的洞窟,到武则天时已有千余个窟龛。现尚存历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
  
  
  
  莫高窟主要的艺术创作是泥塑和壁画,二者融为一体,是一大特色。隋唐为极盛期,菩萨像渐由早期的男相变为女相,姿态自由,身材匀称,肌肤细腻,装饰华丽,制作极为精细。造型敷彩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蓝本,又适当夸张,而且每个人物都成为独立的造型。纹塑造也不像早期那样仅用阴刻线条表示,而是极其写实,表现出衣褶重叠,有逼真的立体感和质感。细部处理多用彩绘和金箔装饰,色彩对比强烈。同时克服了隋以前人物头部过大、身体僵硬的通病,肌体匀称,动作自如。
  
  莫高窟中壁画的发展与彩塑大致同步。唐代壁画人物造型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尤其是飞天,不但形象美丽丰满,线条流畅飘逸,而且成排成行双双对对在浮云中遨游穿行。色彩的鲜明灿烂,境界的开阔,气魄的宏大和构图的复杂都远非北朝可比。盛唐是中国壁画史上的顶峰时期,宋以后的洞窟壁画便黯然失色,与彩塑一样进入了衰落期。
  
  昭陵六骏
  唐代的石雕除龙门石窟以外,唐代帝陵前的动物石刻也有世所罕见的佳作。如献陵前的犀、虎等巨大动物石雕,造型雄毅刚健、意气昂扬,雕刻风格浑厚粗犷。武则天母杨氏的顺陵前有30多件动物石刻,其中走狮和独角兽一对,体型庞大,气势雄伟,极其威严有力,艺术价值很高。昭陵石刻更是精美绝伦。
  
  唐太宗的昭陵在陕西礼泉县渭河以北九峻山上,与外界隔绝。陵区面积达30万亩,主陵周围有功臣陪葬墓162座。昭陵博物馆内展出大量从墓区发现的文物。其中“昭陵六骏”最为著名,这是六块青石浮雕,各高2.5米,宽三米,分别起名为“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guā瓜]”、“白蹄乌”。六骏姿态生动,造型异常优美雄俊,神情各异,有的似乎能与养马人交流感情,据说这是唐太宗所骑的六匹战马的雕像。其中“飒露紫”和“拳毛?”二骏于1914年被盗运到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其余都陈列在西安市内的陕西省博物馆。
  
  
  马鞍山采石矶
  李白漫游江南时,写下了许多歌咏山水的名篇,庐山、天台山、九华山瑰奇明秀的风光因他的诗笔而格外生色。他特别喜爱牛渚矶,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的采石矶,这里遥对天门山,长江到此,水流被两山峭壁夹峙,更加湍急,李白著名的《横江词》、《望天门山》等诗篇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色。采石矶上现有太白楼,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楼上有画着太白漫游采石矶的屏风太白游踪图,以及黄杨木雕的李白像。采石矶的陡峭崖壁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台,传说李白醉酒,从这台上跳下江去捉月,所以名捉月台。又传他在这里捉月溺死后,衣冠落在江中,渔民捞起,建成衣冠冢。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在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由华州来到成都,第二年在浣花溪畔营建居室,共住三年零九个月,作诗247首。按前人的考证,杜甫草堂大约在浣花溪西,万里桥南,西郊碧鸡坊石笋街外,北望可见西岭,大约占地一亩。附近只有八九户江村人家,环境非常幽静。
  
  杜甫在这里过了一段较为平静而舒畅的生活,写了不少描写草堂附近四季景色的诗篇,人所熟知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这一时期。杜甫原来的草房早已不存,五代前蜀词人韦庄等人在旧址重建茅屋,北宋元丰年间在这里建祠堂,后经历代扩建,奠定了现在的规模。一共有大廨、诗史堂、工部祠三重古雅的厅堂。工部祠东侧竹林深处,有清代果亲王所写的“少陵草堂”石碑亭,是一座圆顶茅草亭,十分简朴。工部祠的建筑将纪念祠堂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里边翠竹、红梅、杜鹃、秋桂应时开放,荷池水槛、曲桥溪流、花径亭榭,十分幽雅。
  
  
  
  黄鹤楼
  在武昌蛇山黄鹤矶头,相传建于三国吴黄武年间。盛唐诗人崔颢来此,题了一首著名的《黄鹤楼》诗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后来李白登楼凭眺,本想吟诗,看见崔颢的题诗,觉得难以超过,便叹息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从此黄鹤楼更加声名大震,历代屡次重建,愈修愈美,胜似仙宫楼阁。
  
  
  
  寒山寺
  在苏州阊门外枫桥镇。相传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拾得从天台山国清寺来此住持,把原来建于梁天监年间的妙利普明塔院改名为寒山寺。这座寺院屡建屡毁,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二十二年到宣统三年重建的。寒山寺之出名主要是因唐天宝年间诗人张继写了一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描写夜泊姑苏城外枫桥,面对江中月色,点点渔火,声声乌啼,令人难以入寐的情景,这时半夜里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更触动了客子的愁思。诗境优美含蓄,尤其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这寂静而萧疏的秋夜平添了无限隽永的韵味。从此以后诗韵钟声,千古流传。
  
  
  
  乐山大佛
  在四川乐山市东凌云山西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合流处。相传唐代僧人海通因为看到山前江水奔腾,时常翻船,便倡议凿山为佛,以镇水妖。大佛开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最后由川西节度使韦皋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成,前后历时90年。大佛头与山齐,双手抚膝,足踏大江,据说通高71米,头高14.7米,肩宽28米,眼长3.3米,耳长七米。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可置圆桌,脚背上可围坐百余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所以俗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刻成后通身彩绘,原来建有13层楼阁,名叫大像阁,明末毁于战火。
  
  
  
  大雁塔、小雁塔
  大雁塔、小雁塔是唐代佛寺建筑的遗存。大雁塔在西安市南四公里处的慈恩寺西院,建于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玄奘取经回国后,从弘福寺移到这座寺里专译佛经,创立法相宗,并倡议修建大雁塔,贮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建塔时,他亲自担筐运送砖石。塔基仿照印度鞑榇国佛塔的样式,作塔五层,最下一层作雁形。塔的最上层原来有太宗所作《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褚遂良书写,称“雁塔圣教”,是书法中的精品,现嵌在塔下南门洞两侧壁间。
  
  小雁塔在大雁塔附近,原来是唐代著名佛寺大荐福寺的佛塔,建于唐中宗景龙年间,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四角的密檐式砖塔,塔身宽度由下向上逐层递减,形成秀丽的流线形轮廓。这座塔经历过70多次地震,原高15层,塔顶震毁,剩13层。据底层门楣上明代人王鹤的题字说,明成化末年长安地震时,小雁塔从顶到底,中间裂开一尺来宽的大缝,塔身分为东西两半。到正德末年冉次地震时,裂缝一夜之间又合在一起。现在仍可看出明显的痕迹,游人到此,无不称奇。
  
  
  
  佛光寺
  在我国以及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寺初建于北魏,现仍保存有北魏的砖塔、唐代以及金元明清的各朝建筑。东大殿是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时所造,建在岩石上,后部柱子的基础是凿山时预留出来的,极其坚固,有很强的抗震能力。大殿台基很高,殿檐伸出深远,檐下外柱有古朴的斗拱承托梁架。斗拱体型很大,结构复杂,高度约为柱高的2/5。檐部转角处加长角梁后尾,利用这一根悬挑的木构件,保证檐头前端不向下沉陷,设计非常科学,在我国木结构建筑中不多见。殿顶上的脊兽都是黄绿色琉璃瓦烧制,正吻为一对高大的琉璃鸱尾。整座大殿气势雄伟,规模宏大。
天上下雪不下雨落到地上变成雨这样下法多麻烦不如开始就下雨

TOP

 本帖篇幅较长,可能大多数网友都没有耐心看完。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期,当今美国恐怕也只能望其项背。这一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民族和睦;外交频繁;文化发达,是一个空前伟大的时代。
  
  唐朝建筑、雕版印刷、天文、医学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哲学、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光耀千古。唐文化泽被深远,促进了亚洲文明的发展和西方文明的进步,是“中华文化圈”的源流。唐文化在世界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产生了空前的骄傲感,认为今天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伟大,但细想想,如果拨开令人眼花缭乱的物质生活,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也就平平无奇而已。回顾盛事,让我们期待中华民族再一次中兴的到来~
天上下雪不下雨落到地上变成雨这样下法多麻烦不如开始就下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