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088
- 帖子
- 13888
- 精华
- 59
- 积分
- 50709
- 阅读权限
- 101
- 在线时间
- 132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18
- 最后登录
- 2012-11-14
|
42楼
发表于 2008-11-24 10:03
| 只看该作者
(4)后人评价。
历史评价对陈霸先,一般都比较肯定,因为他是胜利者。
——唐初政治家魏徵: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而奋斗一生,效命旧王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
——姚察(曾修编《梁书》、《陈书》):“高祖英略大度,应变无方,盖汉高、魏武之亚矣。”与汉高祖刘邦、魏武帝曹操一样同属伟人(姚察,陈朝吏部尚书姚察在陈亡被俘,到隋朝后,为隋文帝撰写陈朝历史)。
——姚思廉:完成了《梁书》、《陈书》两部史书,他在全面肯定了陈霸先优良品德后,用“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四句作出了高度评价。
——李延寿,唐朝大史学家、《南史》与《北史》的作者用:“雄武英略”、“性甚仁爱”、“恒崇宽简”、“弥厉恭俭。”来称赞陈霸先的一生。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167卷中写道:“上临戎制胜,英谋独运,而为政务崇宽简,非军旅急务,不轻调发。性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宴用瓦器、蚌盘,肴核充事而已;后宫无金翠之饰,不设女乐。”司马光用“临戎制胜,英谋独运”、“为政务崇宽简”、“性俭素”,高度概括了陈霸先的治国、治军、从政和为人的鲜明形象。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用“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来赞颂陈霸先。
——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陈霸先是不是伟大、有没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自有历史来评价,但他是一代开国皇帝却无可争议。
——史评:智可以安抚万物、武可以宁乱,英明谋略最佳,没人能赶得上,所以能征讨天下,评定夷凶叛乱,荣升三公之位,坚持推行宽缓之政,以爱育为本,不浪费奢华。称帝以后,更加恭谨,所以功劳显赫,恩德盛大,光照天下。曾夜梦天开数丈,有四个穿红衣服的人捧着太阳而至,让他开口吞下,梦醒,腹中还热乎乎的,心中有了立大志的想法。
其实,但凡历史上能当皇帝的人都不简单,不一定很有才,至少得有当皇帝的命运。真正贤明的皇帝自古以来也不多见,大多数靠“杀”上台的,然后又被“杀”下去,一代一代就这么过来的。
导游说,有道是“成者为王败者寇”,古往今来,都是这样评价的,概莫能外。设想一下,如果陈老先生没有建立南陈王朝,没有当上皇帝,历史又会是怎样一种评价呢,会是上面评价的那样吗?答案肯定不是。
(5)武帝简表。
梁天监二年(503年),陈霸先出生于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
梁大同初(约535年),新喻侯萧映为吴兴太守,及映为广州刺史,陈霸先为中直兵参军,随府之镇。
梁大同八年(542年),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率精兵3000平定进攻广州的地方豪强势力,以功拜直阁将军。梁大同十一年任交州司马,讨伐交趾(今越南)人李贲及其部众数万人,屡胜。
梁太清二年(548年),击败李贲之兄李天宝等2万人对爱州(今越南清化省境内)的围攻,加授督七郡诸军事。
梁大宝元年(550年)正月,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起兵讨侯景,次年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共进。4月,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
梁天正二年(552年)3月,陈霸先领军围石头城(今南京城西),大败侯景。因功授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梁承圣二年(553年)正月,代镇扬州(治今南京)。
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破江陵,梁元帝被杀。陈霸先与王僧辩在建康(今南京)奉萧方智为梁王。
梁承圣四年(555年)2月,梁元帝萧绎被西魏军俘杀后,与王僧辩共奉晋安王萧方智即梁王位。9月,自京口举兵攻入石头城,缢杀王僧辩父子,废萧渊明,立萧方智为帝。因功封陈王。
梁太平二年(557年)10月,代梁自立,国号陈,建元永定。
陈永定三年(559年)6月,病卒于建康。
(二)南陈文帝
世祖文皇帝陈蒨(522—566年),又称陈茜,字子华。武帝陈霸先侄子,始兴昭烈王陈道谭长子。南朝陈第二位皇帝。《陈书》称:“少沈敏有识量,美容仪,留意经史,举动方雅,造次必遵礼法。高祖甚爱之,常称‘此儿吾宗之英秀也’”。
梁太清初(547年),陈蒨梦见两日斗,一大一小,大者光灭坠地,色正黄,其大如斗,世祖陈蒨因三分取一而怀之。侯景之乱,乡人多依山湖寇抄,世祖陈蒨独保家无所犯。
陈蒨在梁朝时曾任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承圣二年(553年),授信武将军,监南徐州。承圣三年(554年),陈蒨配合父亲陈霸先击败王僧辩女婿杜龛。以功授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
陈霸先受禅以后,立陈蒨为临川郡王,邑2000户,拜侍中、安东将军。曾召总揽军政,后奉命驻军皖口。
永定三年(559年)6月,陈霸先病逝。遗诏征侄子陈蒨入纂(入朝继承皇位)。当时,陈霸先的皇子陈昌还在长安做人质,他是在江陵陷落(554年11月)时和堂兄陈顼同时被西魏军俘虏而去。陈朝国内没有嫡亲的皇位继承人,章皇后召杜棱和中书侍郎蔡景历进入宫禁之中商量,决定暂时秘不发丧,紧急从南皖召回临川王陈蒨。
这时,正值侯安都的军队回朝,到达南皖(今安徽安庆市),听到陈霸先病逝消息,就和临川王陈蒨一起回到朝廷。29日,临川王陈蒨回到建康。侯安都与各位大臣商量,决定拥戴临川王陈蒨继承皇帝位,陈蒨再三谦让不敢接受。章皇后因为皇子陈昌还在长安做人质,所以,也不肯下诏,大臣们议论纷纷。侯安都说:“现在四方都不安定,哪有功夫想得那么远!临川王陈蒨平定东土,为国家立有大功,我们应该立他为国主。今日之事,有异议者一律斩首。”于是,侯安都执剑走进宫殿,让章皇后拿出玉玺,又亲手解开陈蒨的头发,让他站在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上,并将棺材迁到太极殿西阶,隆重地为陈霸先发丧。这时章皇后这才下了诏令,当天,陈蒨继皇帝位,史称陈文帝。
永定三年(559年)9月初七,陈蒨立陈伯宗为皇太子。21日,立太子陈伯宗的母亲吴兴人沈妃为皇后。
天嘉元年(560年)正月初一,陈蒨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嘉(改永定四年为天嘉元年)。初九,陈蒨在南郊祭天;19日,陈蒨在北郊祭地。
当初,陈霸先追谥其兄陈道谭为始兴昭烈王,让他的第二个儿子陈顼继承封号。等到文帝陈蒨即位,陈顼还被俘在长安没有回来,陈蒨因为自己继承了皇位,本宗缺乏主祭的人,于是在14日那天下诏,改封陈顼为安成王。
王琳(526——573年),字子珩会,稽山阴人。本兵家,能为诗。仕梁为将帅。梁亡,立永嘉王庄于荆州(一说郢州),挺身归齐,欲存梁绪。累封巴陵郡王,终特进侍中。王琳原是梁元帝萧绎部将王僧辩的手下,在平定侯景之乱中他立下大功。原先,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时,萧庄(梁元帝之孙,世子萧方等之子)只有7岁,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萧庄护送回建康。梁敬帝萧方智即帝位之后,将萧庄作为人质送往北齐(北朝之一)。梁太平二年(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即帝位后,王琳等人要求北齐送还萧庄,并使其接替南梁皇帝。萧庄回到南朝之后,王琳立萧庄为南梁皇帝,改年号为天启。萧庄任命王琳为侍中、大将军、中书监。南梁据有长江中上游地区。
永定三年(559年)10月,王琳得知陈霸先死,复率军东进,复拥永嘉王萧庄出屯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北齐慕容俨率军临逼长江为之声援。11月,王琳进犯大雷(今安徽省望江县),陈蒨以侯瑱、侯安都、徐度合兵抵御。
天嘉元年(560年),当王琳与陈朝的侯瑱在芜湖交战时,北周(北朝之一)便发兵攻打荆州,结果王琳兵败。王琳与萧庄逃亡北齐。陈朝也自此成为南朝正统。萧庄投奔北齐后,北齐封他为梁王,允诺帮他复兴梁朝,但没多久北齐自己也灭亡了。天嘉二年(561年),萧庄在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城北18公里处的临漳县)死去,终年13岁。王琳卒于后梁明帝天保十二年(573年),终年48岁。
当初,梁承圣三年(554年)9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梁元帝萧绎被杀。世子陈昌(陈霸先的儿子)、侄子中书侍郎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均被掳至长安。
陈霸先即皇位后(557年10月),多次请求北周(此时西魏已经在557年被北周取代)将人质放回来,北周口头上答应,却迟迟不放人。直到陈霸先去世后,北周才将陈昌放了回来。但是由于王琳占据长江中游并挑起战争,通往建康的道路受阻,陈昌只好暂住安陆(今湖北省安陆)。王琳兵败后,陈昌从安陆出发。陈昌自恃是陈霸先的嫡子,对自己没能及时回建康当上皇帝十分气愤,在渡江前写信给陈蒨,信里言辞颇傲慢不逊。文帝看了很不高兴,便将侯安都叫来,愁容满面地对他说:“太子将要回来就位了,我得另外求一个封国作为归老的地方。”侯安都说:“自古以来,哪有什么被代替的天子!”于是自告奋勇要带兵去“迎接”陈昌。
天嘉元年(560年)2月28日,陈蒨任命陈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封他为衡阳王。3月25日,侯安都迎接陈昌渡江。侯安都单独与陈昌登于船楼顶“赏景”,还没说上几句话,侯安都就将陈昌双手捆缚,以布塞口,扔到江中淹死。然后,凿漏了陈昌的座船,又杀死陈昌所有随从。然后,侯安都上奏陈文帝,宣称陈昌渡江时遭遇不测,船坏被淹死。侯安都因此进爵,为清远公。
陈蒨虽然杀掉了堂弟陈昌,但亲弟陈顼还在长安,他又以割地为条件,以土换人,西魏终于将陈顼也放了回来。陈顼一回来,便被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以安成王的尊位统摄文武大政。陈蒨死后,这位皇帝的亲弟陈顼就废掉了皇帝的亲儿子陈伯宗,自己当上了皇帝。此是后话。
天嘉元年(560年)6月12日,陈文帝诏令将梁元帝萧绎葬回江宁(今南京江宁区,很可能就在方旗庙)。丧事中的车旗礼仪,全部采用梁朝旧制。
天嘉二年(561年)12月,陈朝太子中庶子馀姚人虞荔、御史中丞孔奂,因为国家财政紧张,启奏设立征收煮海盐的赋税和设立官府专利卖酒的机构。文帝下诏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两个税种一直延续至今。
天嘉三年(562年)3月,安成王陈顼到达建康,陈蒨下诏封他为中书监、中卫将军。此时,陈顼的妃子柳氏和儿子陈叔宝还滞留在穰城(今河南邓县),陈蒨又派毛喜到北周去请求放还,北周将他们都送回来了。
天康元年(566年)2月29日,陈蒨大赦全国,改年号为天康(改天嘉七年为天康元年)。3月初三,任命安成王陈顼为尚书令。4月,陈文帝生病,台阁等官署的事情,令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共同决定。孔奂是孔之的曾孙。文帝病重,孔奂、到仲举和司空及尚书令扬州刺史安成王陈顼、吏部尚书袁枢、中书舍人刘师知进宫侍候医病服药。太子陈伯宗懦弱,文帝担心他不能守住皇位,对安成王陈顼说:“我要像太伯那样把天下让给你。”(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司马迁记载了春秋时吴国王室的起源及其世系。据记载:“吴太伯死,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这就是陈文帝陈蒨所说的“我要像太伯那样把天下让给你”的典故。)陈顼流泪拜伏在地,坚决推辞。(陈顼算得上是一流演员,他真的会辞让吗)文帝又对到仲举、孔奂说:“现在三方鼎立对峙,天下的事情繁重,需要有个年纪较大的君主。近的,朕准备效法晋成帝,远的,遵照殷朝的法则,把皇位传给弟弟,你们要按朕的意思去做。”孔奂流着泪回答说:“陛下因为饮食不当所以身体欠安,不用很久就能康复。皇太子正在盛年,威德一天比一天高。安成王贵为陛下的弟弟,足以承担周公旦那样的责任。陛下如果有废立的想法,我们虽然愚笨,实在不敢听到这样的诏命。”文帝说:“古代直道而行的遗风,在你们身上表现出来了。”于是任命孔奂为太子詹事。
司马光评论说:作为臣子服事君主,应该顺随他做得对的好事,以匡正补救他做得不对的坏事。孔奂在陈朝,负有心腹大臣的重任,决定国家的大计,假如认为陈文帝的话不是真心实意,就应当像窦婴那样当面辩论,像袁盎那样在朝延上力争,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使它发展,杜绝非分企图之心。如果认为真心实意,就应当请皇帝明下诏书,向中外宣布,可以使陈文帝有宋宣公舍子立弟的美德,陈宣帝无楚灵王杀兄自立的恶行。不然,说太子是嫡系王位继承人,不能动摇,要辅佐他,使他没有危险,就应当尽忠全节,像晋国的荀息,赵国的肥义那样。奈何在君主活着时,预先猜度他的想法而迎合他;等到君主死后,权臣篡国而不能挽救,继位的君主失位时而不能殉节去死!这就是奸诈奉承到了极点的人,而世祖说他们有古代直道而行的遗风,托付他们辅助未成年而继位的君主,岂不荒谬!
陈蒨一心想做一个太平天子,他在位时期间对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政策,对外同北方的齐、周政权采用以和为贵的方针,维持了南北的经贸往来。他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使江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这时陈朝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比较强盛。后人认为,陈文帝陈蒨是南朝历代皇帝中难得的有为之君。
但就是这样一位“有为之君”,历史上也有一段相当离奇的传说,说韩子高是文帝陈蒨的“男皇后”,是真是假反正导游没有考证,其实也没必要去考证,只要传说事实存在,不妨列出来以飨读者。
据《陈书•列传第十四》记载: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平定以后,陈蒨出守吴兴,韩子高年16,为总角(总角是8、9岁至13、4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陈蒨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韩子高许诺。韩子高本名蛮子,陈蒨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陈蒨性急,韩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陈蒨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陈蒨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韩子高推捧而升。仅从这段记述,以及查看其他记载,都看不出韩子高有当“男皇后”的迹象,同样也看不出陈蒨如何将韩子高当作皇后来宠幸的。
民间传说,韩子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但史学界一直不予承认(史学界承认又怎么样)。韩子高16岁时,容貌美丽像女人,在还乡路上遇到陈蒨。从此应陈蒨之邀侍奉他,并做他的情人(陈书上未说)。韩子高性格温顺,殷勤侍奉,善于领会皇上的意旨。后来他学习骑射,颇有胆量,在平定杜龛之后,陈蒨配给他士卒,让他做自己手下的将领,但陈蒨非常爱他,一直没有让他离开自己左右。陈蒨甚至曾打算登基后立他为皇后,元代杂剧《男皇后》便是从他们的故事改编而来。既然是传说也就是插曲、打诨,完全不必当真,知道有这码子事足矣。更不必去甄别,那是历史学家干的事“又何间焉”。只要不碍官扰民,那些传说想怎么传就怎么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导游说:难怪,因为先有了“男皇后”,所以后来又出现了“女驸马”。据有关资料,《女驸马》是黄梅戏传统剧目。其母本《双救举》系黄梅戏剧目,仅流传于潜山、岳西一带。主要剧情是:冯素珍与李兆廷,自幼由父母指腹为婚。后李氏家道衰微,李兆廷往冯府借银赴试,反被冯父顺卿逼写了退婚文书。冯素珍闻讯,差丫鬟春红约李兆廷花园相会,欲赠盘缠。不料事泄,冯顺卿勾结南阳知府杨林,将李兆廷诬为大盗,问成死罪。冯素珍探监归来,又闻布政司刘文举议娶自己为儿媳。遂在春红帮助下,女扮男装逃往京城。后,冯素珍冒李兆廷之名应试,得中状元,却又被招为驸马。洞房之中,冯素珍哭诉真情,公主奏请父皇,改招李兆廷为驸马,封冯素珍为二夫人,春红为三夫人,将冯顺卿发配充军,杨林削职为民。
《女驸马》的故事究竟发生在哪个朝代,导游没有考证,不排除古人也有会“恶搞”的,包括恶搞皇帝的,如今连“女驸马男公主”的小说都出来了,还不知道是古代哪朝的少爷、小姐化身成了小说里的男女一号。
所谓“驸马”,就是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这一称呼的起源在何时呢?据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自称始皇帝。他喜欢出巡,甚至还来过南京,那时叫金陵。每次出巡都前呼后拥,声势浩大,十分张扬。有一次经受到了张良会同大力士的狙击,被吓得半死,为确保出巡安全,在后来的巡游中,秦始皇经常变换车辆,同时除主车之外,还安排了许多副车作为掩护,甚至还找来替身为他保驾护航。这一形式渐渐成了制度,被历代皇帝出巡时广泛采纳,都仿效秦始皇的做法,不过他们一般都找自己的女婿做替身。虽说女婿是半个儿子,但毕竟不是儿子,死了也不心疼。这样,由于女婿常作替身乘坐在副车上,所以皇帝的女婿就成了“驸马”。
陈蒨继位以后,封韩子高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又封以爵位文招县子,邑三百户。天嘉二年,升任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后又被授以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之位。累官至文招县伯、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陈蒨病重之时,他入宫侍奉医药。后来陈废帝陈伯宗即位,韩子高因为位高权重,深受权臣陈顼猜忌,后来被诬陷谋反,与尚书仆射到仲举等被诏令在狱中赐死,年仅30岁。
陈文帝出身于艰苦困难之中,知道民间的疾苦。他生性目光敏锐、节俭朴实,每晚从宫中小门送来刺探外事以供分析的人(这实际上相当于我们今天的“监察”工作),前后接连不断。他下令传送更签到殿中的人,一定要将签投在石阶上,让它发出清脆的声音,说:“我虽然睡着了,响声也可以让我惊醒觉察。”可见1000多年前,皇帝对“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
陈文帝临终前,遗诏皇太子可即君临,山陵务存俭速,大敛竟,群臣三日一临,公除之制,率依旧典。其勤俭之心窥于一斑。
天康元年(566年)4月27日,陈文帝陈蒨去世。在位7年,终年44岁。6月21日,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宁陵(今南京市栖霞区甘家巷新合村狮子冲田野中)。
陵前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均为雄兽,东西相对,间距25.84米。东为双角天禄,西为独角麒麟。其造型灵动俊美,矫健秀逸,纹饰繁振华美,不仅张口露齿,而且其足跟着地,足趾翘起,足掌心朝前,给人“张牙舞爪”之感。蕴含着南朝卓越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精髓,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南朝陵墓神道石刻艺术的集大成者,也是南京地区南朝帝陵前雕刻最精美的一对石刻。
其实,古往今来所有帝王将相,有陵有墓或无陵无墓的、有陵无墓或无陵有墓的,只要能留在百姓心中都是一样的,否则,不如什么都没有,免得被人盗掘了去。
《列传》选录:
世祖沈皇后,沈妙容,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人。父沈法深,梁安前中录事参军。沈妙容年10余岁,以梁大同中归于世祖。高祖称霸先之讨侯景,世祖时在吴兴,侯景遣使收世祖及沈妙容。景平,乃获免。高祖践祚,永定元年,沈妙容为临川王妃。世祖陈茜即位,沈妙容为皇后。废帝临海王陈伯宗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宫曰安德。 |
|